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股骨是人體最長的長管狀骨,在人體負重及支撐方面承擔著重要的作用。一旦發生骨折,如果治療不當,可引發神經血管損傷、創傷性關節炎、骨折不愈合、感染、脂肪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故骨折后及時、規范的救治非常重要。

不久前,孫先生(化名)遭遇一次意外傷站不起來了。變形的雙腿讓他意識到,他的大腿骨骨折了,而且是雙腿!
孫先生被緊急送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經過初步的檢查評估,該院創傷中心戴勇團隊將其收治入院,并迅速完善影像學等相關輔助檢查。
X線檢查顯示:雙側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看到膠片上碎裂的股骨影像,孫先生的心沉入谷底,骨頭碎成這樣,自己還能站起來嗎?
就在孫先生和家人忐忑不安的時候,戴勇和團隊成員主治醫師吳培偉、孫麟,住院醫師徐志愿,對于手術方案的選擇也在詳細的分析討論中。

股骨干骨折常用手術方案有兩種,傳統的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和微創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前者手術操作相對簡單、直觀,但出血多,創傷較大;后者雖有創傷小,失血少,術中不破壞骨膜,有利于骨折生長等優點,但操作難度大,雙側同時手術,難度更是呈指數增長,對術者的操作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孫先生的傷痛,經過與患者及家屬的充分溝通后,戴勇團隊決定急診為患者實施雙側股骨干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微創手術,以盡早解除患者痛苦,獲得良好的預后。
考慮到患者有強直性脊柱炎病史,麻醉醫生充分評估后為患者實施了全身麻醉。
手術緊張有序地進行中:
雙下肢牽引床牽引固定,牽引右下肢復位;
C臂機透視位置滿意;
常規消毒,鋪巾;
于右側大粗隆處作長約5cm切口,暴露大粗隆頂點;
用開口器開口,置入導針;
C臂機透視導針位于髓腔內,骨折處復位滿意;
擴大髓腔,安裝髓外定位系統,置入10*380mm髓內主釘;
透視見主釘位置理想;
按定位系統在近端、遠端各打入兩枚鎖釘;
透視見導針位置滿意;
放置引流管、關閉切口;
同法完成左下肢手術,手術順利結束。


患者麻醉復蘇后,戴勇團隊再次檢查其雙下肢遠端感覺、肌力、血供等情況,均無異常。
當孫先生和家人得知手術非常成功時,因一度擔心雙腿“保不住”而緊繃的神經才徹底放松。
面對幾乎看不見的手術切口,幾乎沒有的傷處痛感,和不再畸形的雙腿,孫先生和家人對戴勇團隊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據戴勇介紹,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髓內固定等微創術式,憑借穩固、可靠,且兼具手術切口小、創傷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恢復快等優點,在骨外科領域應用日益廣泛。越來越多的創傷患者從中獲益,實現了加速康復。
鏈 接
徐州一院創傷中心作為醫院五大中心之一由急診醫學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胸外科、肝膽胰外科、胃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介入與血管外科、燒傷整形創面修復手足顯微外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以及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超聲醫學科、心電圖室、輸血科等多學科組成聯合救治體系。
創傷中心自2023年11月1日正式開科、新病區同步啟用以來,在中心主任、醫務處副主任戴必照的帶領下,通過啟動多學科聯合救治機制,為眾多創傷患者(特別是多發傷患者)提供了快速診療通道,和科學、規范的整體性救治,在提高醫院創傷綜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創傷患者死亡率及致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就診滿意度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戴必照表示,下一步,創傷中心將不斷完善嚴重創傷救治流程,建立一體化的區域創傷救治信息平臺,形成科學規范的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積極協調資源,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患者更及時、更高效、更全面、更微創的救治,進一步提高區域內疑難和急危重癥創傷患者的救治能力,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專家簡介

戴 勇 副主任醫師
江蘇省骨科專家庫成員
江蘇省骨科鑒定委員會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骨科病學學會創傷骨科學組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骨科病學學會足踝學組委員
畢業于南通大學臨床醫學系,曾在上海新華醫院進修小兒骨科,從事骨科專業二十余年,臨床經驗豐富。
專業擅長:
各種復雜創傷,髖膝關節病變,脊柱側彎、腫瘤、結核,頸腰椎間盤病變,小兒骨病創傷等骨科疾病的手術治療,注重于骨科操作的微創化。
近年來參與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7篇。 (孫麟、李文錦)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