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通訊員:李長鑫)“高危”!150℃高溫!徐礦總醫院專家用一根針救命……

量身定制治療方案
劉老漢入住呼吸科后,趙杰主任醫師、杜永亮主任醫師、馬雷副主任醫師仔細研究了患者的CT片及報告。影像顯示患者右肺上葉有一實性結節,成分葉狀,邊緣有毛刺,結節的大小約10mm×7mm,內見小血管穿行。當地醫院的結論是“考慮高危結節”。
切還是不切?讓劉老漢和家人難以抉擇。劉老漢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對外科手術的耐受程度較差。且本人對外科手術也存在極大的抵觸心理。如果不切,萬一真的是“高危”,大概率會惡化,危及生命。鑒于患者肺部結節為高危結節,為減輕風險,充分考慮到患者高齡,基礎疾病等相關因素,為延長其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醫療組決定用一根針解決他的病痛。聽說用一根針就能治好父親的病,劉老漢的女兒不淡定了。她問馬雷副主任醫師:“是針灸嗎?”馬雷告訴她,肺結節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外科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微波消融治療等。傳統外科治療方式通常為胸腔鏡手術治療,需進行區段切除,創傷較大,且對肺功能影響較大。而CT引導下的微波消融治療相對于胸腔鏡手術創傷更小,對肺功能影響亦較小,術后恢復快、出現切口感染幾率更小、費用相對低。劉老漢和家屬考慮協商后,同意了該診療方案。
手術室設在CT室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劉老漢被送入CT室。此時陪伴的家屬提出質疑:“手術不是要到手術室嗎?為什么把我爸推進了CT室?CT不是早已經做過了嗎?為什么還要再做一遍?你們說這是微波消融手術,是不是把人放在微波爐里烤?”患者家屬連珠炮一樣且腦洞大開的提問,把周圍的人引笑了。馬雷耐心向其解釋,肺結節的微波消融是一種針對腫瘤局部進行微創治療的方法,也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腫瘤常用的方式之一。
腫瘤的微波消融術是利用和“微波爐”相似的原理,采用物理、化學方式精準加熱病灶,達到高溫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手術需要在CT引導下經皮穿刺,將微波消融針刺入瘤體。CT能確保消融針穿刺的位置不會出現偏差。然后在微波電磁場的作用下,腫瘤組織內的水分子、蛋白質分子等產生極高速振動,造成分子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在短時間內產生高達150℃的高溫,從而導致細胞凝固性壞死。
由于輻射器將微波能集中在一定范圍內,故而能有效地輻射到所需靶區,微波熱輻射在肺內有更高的對流性和更低的熱沉降效應。
術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
在影像科醫生的配合下,馬雷手術團隊給患者在CT引導局麻下行進行穿刺活檢并肺下葉結節微波消融治療。從術前局部浸潤麻醉,到術中根據患者情況微調進針路徑,再到固定消融針消融治療,團隊配合默契、有條不紊。江蘇省腫瘤醫院莊一平教授對手術予以指導。20分鐘后,結節的占位已經消融完畢。劉老漢術中未訴不適。消融完畢后再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未見明顯氣胸和出血等情況。術后第二天劉老漢即可下地活動,目前已出院回家。
近年來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不斷探索、學習,2019年和2023年馬雷副主任醫師兩次赴上海肺科醫院,跟隨周彩存團隊的李瑋老師學習肺穿刺、肺消融技術。此后該院常規開展CT引導下各類活檢、消融手術等微創手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已十分成熟。

馬雷說,越來越多的早期肺癌出現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這些患者往往因心、肺功能下降等身體因素無法選擇外科手術治療,那么局部熱消融術作為一種精準的微創技術就是一種不錯的治療選擇。馬雷特別強調,一般情況下肺部有結節不等于是肺癌。在體檢或肺癌篩查項目查出來的肺結節絕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發現肺結節后,遵醫囑觀察隨訪、定期復查即可。若肺結節的大小、形態或影像學檢查發生變化時,就有可能癌變,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呼吸科做進一步檢查,對惡性結節早診斷、早治療。(記者 晏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