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通訊員:李長鑫)4月26日下午,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老干部大學、徐州市老干部活動中心主辦的公益課程“名醫大講堂”第三期開講。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石麗紅主任醫師應邀為廣大老年朋友作了一場題為《腸壽與長壽》的知識講座。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養生保健意識越來越強,可人們大都把注意力放在心、腦、肝、腎等臟器上,而忽視了腸道的保養。但是老話說“病從口入”,可見消化道對人體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消化內科的醫生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腸壽”才能長壽。
“這里講的‘腸壽’,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大腸、小腸,而應該擴大解釋為整個消化道。”石麗紅說。只要日常采取正確的腸道養護措施,可以顯著提升腸道益生菌群的活力,延緩衰老,進而遠離各種潛在的腸道疾病威脅,人也就容易活得更久更健康。
講座結束后,石麗紅被現場的聽眾團團圍住。有的拿出自己最近的檢查報告讓她解讀,有的從包里拿出自己的常用藥征求建議,還有的取出剛剛記錄的課堂筆記,對沒有聽明白的地方再次請教……石麗紅耐心為學員們一一解答。
給老人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消化道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病,石麗紅向大家講述了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性,日常如何保護自身的消化系統等知識,并為他們科普消化系統疾病后的治療方案。
很多老人受到過便秘的困擾,但在治療上往往治標不治本。在“生活方式改變膳食調整”和“外科手術”之間,石麗紅提出了“菌群移植”的解決方案,并用詳實的案例解釋了“菌群移植”的優點。
痔瘡的發病高峰是45歲至65歲,勞累、久坐、久站、便秘、飲酒、進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痔瘡的主要誘因。很多人一想到痔瘡手術就覺得恐怖,拖到最后一刻才去醫院,不得不挨上一刀。在腸鏡的幫助下無痛就能完成痔瘡手術,而且術后就能出院不需要縫合拆線,你敢信?當石麗紅講到“內痔CAES術”時,臺下的很多聽眾露出吃驚的表情。
生動案例讓聽眾不再“畏”鏡
接下來的案例分享環節刷新了老年朋友們認知:糖尿病并發癥難治性胃癱、闌尾膿腫、反流性食管炎、胃縮容減肥、腹腔清創探查、闌尾切除……這些都可以在內鏡下完成。消化內鏡檢查是醫學界公認為的篩查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的“金標準”,對于那些使用常規手段不能發現病變原因的患者,如無禁忌均可進行胃腸鏡檢查,胃腸鏡也是診斷各類消化道病變如息肉、不典型細胞增生等有效的方式。
“往往我們覺得癌癥距離我們很遠,甚至覺得是老年人才患病,實際在臨床工作中有年輕發病趨勢,甚至有家族遺傳年輕發病人群。”石麗紅說,“我們提倡無癥狀體檢,40歲以后的中年人無論是否有癥狀都建議做一次胃鏡檢查。”
大多數人抗拒胃腸鏡檢查的原因是因為太“受罪”了,“其實隨著醫學的進步,已經發展出了無痛胃腸鏡。”石麗紅說,“無痛胃腸鏡通過注射麻醉鎮靜藥物,使患者瞬間進入深睡狀態,全身放松后再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患者沒有任何感覺。麻醉藥物也會隨著代謝,檢查結束后,無明顯不適。很多體檢者稱,在睡夢中就輕松完成了胃腸鏡檢查。
此次活動充分考慮到學員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案例生動精彩,注重科學性和實用性。幾天前一名3歲的小孩不慎將十幾顆彈珠球吞進肚子,并在胃底集聚,引起穿孔。為避免外科手術,石麗紅團隊利用彈珠球的磁性,吸出深處的彈珠球,最終把彈珠球全部取出。
石麗紅在告知大家3歲孩子都能耐受消化內鏡手術的同時,也提醒所有學員,在看護孫子、孫女的時候一定注意不要讓孩子隨便把東西吞進肚子。
徐礦總醫院優勢學科專家現場義診
講座結束后,大型義診活動隨即開展。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派出優勢學科專家為徐州市老干部大學的學員們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和健康咨詢。骨科、心內科、疼痛科、康復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的科主任、主任醫師、診療組長就老年人常見疾病給予耐心解答,并進行科普宣傳,引導大家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
活動結束后,學員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們受益頗豐,學到了實用有效的胃腸健康知識。大家認為,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希望今后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能常來老干部大學開展活動。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