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心外科創建于上世紀70年代,是江蘇省建立最早的胸心外科專科之一。近來,在醫院業務院長,科主任侯予龍博士的帶領下,胸心外科的醫療團隊專注于胸部良惡性腫瘤的治療和研究,在對腫瘤的綜合治療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讓無數腫瘤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醫學奇跡。
率先在徐州開展單孔胸腔鏡微創技術治療肺部腫瘤、食管腫瘤
目前,世界上及我國大醫院通行做法是采用三操作孔或單操作孔行胸腔境下肺葉切除術。但由于該術操作孔多,術后病人胸壁疼痛較重,如何能在保障手術切除范圍的前提下盡可能減輕手術創傷成為胸心外科專家團隊的追求。徐州市腫瘤醫院率先嘗試胸腔鏡下單孔實施手術,為患者恢復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就在上個月,在侯予龍主任的帶領下,科室團隊成功完成醫院首例單孔跨縱膈切除左側肺癌和右側胸腺瘤手術,手術微小的入路切口讓家屬贊嘆不已,紛紛伸出了大拇指。
據介紹,這位患者來自安徽宿州,是一位74歲的高齡老人。老人來住院時就已經咳嗽很長時間,經過拍片等一系列檢查發現同時換左側肺癌和右側胸腺瘤。對于侯予龍主任來說,胸腔鏡下肺癌切除是沒有問題,正常的情況是從左側切一個3公分左右的口子,胸腔鏡下即可完成肺部腫瘤的切除。但患者的胸腺瘤在右側,選擇的入路切口不一樣,位置也要比左側肺部切口更高且更靠前,跨越縱膈切除對面的瘤體是以前沒有嘗試過的,難度可想而知。另外,胸腺瘤無法通過CT確定性質,即使是良性也有惡變的可能,在身體里無疑就是一個巨大隱患,不僅病人和家屬不放心,就連侯予龍主任自己也覺得應該對病人負責到底。
侯予龍主任查房
經過反復商討,侯予龍主任決定為老人實施單孔胸腔鏡開縱膈同時切除左側肺癌和右側胸腺瘤。手術過程中,侯予龍及其團隊緊密配合,絲毫不敢大意,一點點慢慢探路,最終歷經四個小時,僅一個操作孔就成功完成了左下肺癌根治和右側胸腺瘤切除手術。患者恢復良好,一天后就可以下床活動,家屬看到只有一個鑰匙孔大小的手術切口大為驚訝:“沒想到腫瘤切除傷口只有這么小,還以為是從前胸到后背的蜈蚣線呢!”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侯予龍主任說,傳統的肺腫瘤切除術需要做大切口,對患者身體機能要求較高,且術后恢復時間長,易出現并發癥。但現在采用胸腔鏡微創技術,由于其具有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等優點,尤其是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已成為心胸外科開展的常規手術,以2厘米的創面打破了患者對腫瘤切除就要‘大刀闊斧’的‘偏見’。
技術力量是患者生命健康的唯一保障,一個科室的診療能力不僅體現在處理常見病例上,更重要的是危重復雜病例的應對能力。胸心外科的專家們就是靠著自身的技術素養、團隊的協作能力,對病人負責到底等醫者之心完成了一次次危機重大手術,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患者的信任。
就在幾天前,心胸外科醫療團隊剛剛給一位50多歲來自南京的馮先生做了食管癌切除手術。據侯主任介紹,馮先生的食管癌屬于早期,直徑才2厘米,根據他的病情,侯主任為患者實施了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僅在胸部開2個5mm及2個10mm左右的小孔,通過這四個小孔切除胸部病變組織及淋巴結的清掃,然后在腹腔鏡下游離胃并完成腹部各組淋巴結清掃,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做完手術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了。
齊先生的的身高不到1.5米,體內腫瘤卻已長到9公分多,病史也已有兩年多了,屬于食管腫瘤的中晚期。食管癌的位置距離人體的頸動脈非常近,而且,齊先生的腫瘤又非常大,所以在手術過程中,稍有一點失誤,就將導致病人面臨失血過多的危險。因此,綜合考慮種種情況后,侯主任和他的醫療團隊為齊先生定制了詳細的手術方案,憑借“技高人膽大”的決心與嫻熟的手術操作技能成功切除了巨大腫瘤。目前,齊先生的術后康復狀況良好。
胸腔鏡手術
勇于創新精益求精 打造胸心外科微創特色和品牌
胸腔鏡手術是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心外科常規開展并且非常成熟的一項技術,胸腔鏡下肺癌切除根治術、治療食管腫瘤、胸腺瘤更是經驗豐富。但是,作為科室帶頭人,侯予龍主任并不滿足于此。近來,在他的帶領下,在胸心外科封錫清主任醫師、高杰主任、渠敬明主任等多位專家的鼎力支持下,胸心外科瞄準前沿,精益求精,勇于創新,開始著力打造學科的微創特色和品牌,已經成為蘇北地區胸心外科微創技術的一面旗幟,患者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
今年五月份,被手汗癥困擾近20年的小林姑娘來到徐州市腫瘤醫院求助。從小到大的20年多年間,她的雙手及雙腳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出汗,就像洗手后沒有擦拭一樣,汗水呈水滴樣往外淌,不僅妨礙做事,還造成心理負擔。
據侯予龍主任介紹,手汗癥在醫學上屬于局限性多汗癥的范疇,是因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所致,表現為手部汗腺不受外界溫度影響異常分泌亢進,汗液持續多出,手汗最為多見,還會影響到腳部及腋下,有時會并發狐臭。由于長時間出汗散熱,病人往往手腳冰涼。
手汗癥的治療主要有內科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兩種。由于內科藥物治療持續效果不夠理想,并有副作用,采用率不高。醫學界一致認為交感神經切斷手術治療是目前較好的治療方式——在胸腔鏡下將支配的交感神經切斷。
手上出汗,卻在胸心外科做手術?是的!侯予龍主任說:“我們在患者右胸腋下開了2厘米大小的小孔,輕輕放入胸腔鏡,從胸頂探查到右側交感神經鏈,分辨出T3、T4交感神經予以切斷。同時,監測右手皮膚溫度從31℃升至34℃,右手汗消失。隨后,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左側手術,術前監測左手皮溫27. 4℃,術后監測左手皮溫約34℃,左手汗同樣消失。手術總耗時30分鐘,病人幾乎沒有出血。”術后,雙手皮溫正常,干燥。術后小林終于擺脫了“汗水”的糾纏。
侯予龍主任看片指導
攻堅克難成果豐碩 胸腔鏡下微創手術為更多患者帶來生機
徐州市腫瘤醫院自1999年胸心外科開始電視胸腔鏡胸部微創技術以來,已為5000余例患者施行了胸腔鏡手術。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科室早已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率先在徐州開展的胸腔鏡微創技術治療肺部腫瘤更是贏得廣泛贊譽。
據侯予龍主任介紹,胸腔鏡微創手術與常規開胸手術有很大區別,難度要大得多。它通常是在一個胸壁小切口下進行。醫生是看著電視用特殊的手術器械完成手術,這就等于將醫生的眼睛伸到了病人的胸腔內進行手術操作。所以,手術視野、病變顯現、手術切除的范圍以及安全性甚至好于開胸手術。胸腔鏡手術對醫生的要求更高更嚴格,必須經過嚴格的胸腔鏡手術培訓,經驗豐富、手法嫻熟,能及時正確處理術中遇到的各種不同于開胸手術的意外情況。
肺癌胸腔鏡治療的優勢很多,“并發癥少,副作用低、出血量少。胸腔鏡比較適合老年人或體質虛弱的患者,可以更好地降低手術中及手術后的發病率。鏡下肺葉切除和淋巴腺清掃是安全可行的,并且還能縮短手術時間。胸腔鏡下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可以顯著緩解手術后疼痛的強度與持續時間,更利于病人咳嗽排痰,從而減少呼吸相關并發病,縮短住院時間,使病人更快地恢復并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助呼吸恢復。”特別適合于自發性氣胸、肺大泡、周圍型肺癌、肺周邊結節、食管癌等疾病,使患者不用再做切口長、去肋骨、創傷大的開放性手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侯予龍主任說。
這些也只是心胸外科醫療團隊“攻堅戰”的冰山一角。長期以來,心胸外科的專家們不論遇到再多、再難的疑難雜癥,他們都堅持不退縮,努力科研,多方協商討論,找出最可行的辦法、定制最佳治療方案來挽救患者的生命,給他們帶來生的希望。
發揮優勢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提升團隊實力水平
強科室需先強自身,學無止境厚積才能薄發。作為科室帶頭人,侯予龍博士長期工作在臨床第一線,從醫學博士到博士后,到成為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培養對象,徐州市胸心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每一個頭銜和成就背后都是一個個臨床實例積累而來。侯予龍主任在科研和臨床工作中勇攀高峰,既是榜樣也是老師。
從醫20年,侯予龍主任科研、技術一手抓。不僅主持完成省級科研課題2項,曾獲淮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項、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市級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一項,市級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三等獎各一項,發表SCI論文三篇,中華系列論文5篇,國家級論文20余篇。更能夠獨立開展普胸及心胸外科多種疾病的手術治療。擅長食管癌(精通食管癌各種手術方式,有一千多臺食管癌手術經驗)、賁門癌、肺癌等胸部惡性腫瘤的手術切除及術后綜合治療,以及縱膈腫瘤、漏斗胸、重癥胸外傷、手汗癥等疾病的診治,熟練開展胸腔鏡肺癌根治手術、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以及縱隔腫瘤、氣胸等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個人年均手術量300余臺,熟悉各種醫療設備的應用,尤其是對危重病患者的搶救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侯予龍主任說:“目前,胸心外科擁有專科病床96張,有臨床醫生15名,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4人,研究生及博士學位醫生5人。對單孔胸腔鏡手術、三孔胸腔鏡治療早期肺癌、食管癌、縱膈腫瘤、手汗癥、重癥胸外傷等都有涉獵,皆有所長、經驗豐富。”
在科室梯隊建設方面,胸心外科始終本著“人才興科”的宗旨。年輕醫生不斷發展壯大,技術力量穩步上升,胸腔鏡微創技術團隊逐步成型。目前,胸心外科開展的絕大部分微創技術在徐州市乃至江蘇省尚屬首例,豐富的手術經驗和精湛的醫術醫技讓他們在國內胸腹腔鏡開發研究和臨床應用方面處于先進行列,承擔著蘇魯豫皖等地區胸心外科的預防、診斷、治療和急救任務,形成優勢明顯的醫療高地,綜合實力處于國內的領先水平。
專業護理減輕病人痛苦 耐心傾聽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徐州市腫瘤醫院是腫瘤專科醫院,承擔著80%以上的腫瘤患者的預防、診斷、治療工作,胸心外科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面對癌癥患者是脆弱的。他們不僅需要專業醫生的手術治療,還需要長期細心周到的護理服務,更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持。
在劉娜護士長的帶領下,胸心外科胸的醫療護理隊伍成長為一支銳意進取、業務過硬的專業團隊,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她們晝夜守護病人,勤練操作技能,將新的醫療理念和護理手段引入到工作實踐當中,在預防和處理各種造口并發癥、慢性切口愈合不良、褥瘡、大小便失禁患者的護理方面提供了有效保障。他們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為腫瘤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全程健康指導,讓患者得到高水平、專業化的醫療護理服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