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醫院/三院頻道:有研究表明,國際上年齡小于30歲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患者總數的2%左右,而在我國,這個數字高達7.6%。專家表示,年輕人之所以患胃癌與其生活習慣不良有關,三餐不定、壓力過大、喜食煙熏、吃得太燙都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因素。
三餐不定、壓力過大、喜食煙熏、吃得太燙可致胃癌
徐州腫瘤醫院胃腸外科專家張躍介紹,有調查顯示,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氣進食為1.5倍,喜食燙食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協同作用,則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更高。專家表示,胃是一個習慣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饑一頓,飽一頓,經常不吃早餐,有時又暴飲暴食,加之開夜車、生活無規律,讓胃癌發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腌肉、熏魚等加工肉類制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極易形成亞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這也是沿海地區胃癌高發,及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高的原因??茖W家發現,每天攝入加工肉類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幾率就提高15%—38%。
此外,人體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像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消化道。如果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反復地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癌癥。
留神胃癌的“胃外”表現
談到胃癌,人們很自然地想到上腹脹痛、惡心、食欲減退等與胃炎、胃潰瘍相似的癥狀。但對胃腸道癥狀不明顯,以“胃外”表現為主的胃癌,警惕性不高,認識不足,易被忽視而誤事。
胃癌的“胃外”首發表現主要有:以卵巢轉移為首發表現文獻報道,胃癌發生卵巢轉移并以轉移灶為首發表現者,占女性胃癌病人的43.6%。臨床表現多為急性腹痛,月經不調,下腹包塊等,而胃腸道的癥狀不明顯。胃癌卵巢轉移并以卵巢轉移灶為首發表現者,多發生于絕經前期或青年女性。兩側卵巢多同時受累,卵巢增大,包膜完整,切面呈實體性或黏液樣,部分可分泌雌激素,故臨床上常表現出各種類型的月經不調。易誤診為單純性卵巢腫瘤。
以肝轉移為首發表現胃癌的肝轉移率為45.9%~46.5%。肝轉移與胃癌的大體類型有關,如蕈傘型胃癌的肝轉移,結節蕈傘型為47.8%,盤狀蕈傘型為38%,均高于浸潤型。肝轉移與胃癌的組織學類型也有關系,如乳頭狀腺癌肝轉移最多,為66.7%,印戒細胞癌肝轉移則最少。肝轉移影像學檢查常為多發性病灶,散在分布,呈圓形,邊界清楚。AFP檢查為陰性,多不伴有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表現。
以體表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惡性程度較高或晚期胃癌可經胸導管逆行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或經肝圓韌帶轉移到臍周。體格檢查時可在左鎖骨上窩或臍周捫及腫大、不光滑、質地堅硬如石、與周圍組織粘連而固定的癌性結節。它也可能為臨床首先被發現的癥狀或體征,而后才追查出胃癌。
胃鏡是診斷胃癌的最好方法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癌的最好方法,專家表示,對反復上腹悶脹疼痛、黑便、貧血、消瘦,經常規抗炎抗潰瘍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的年輕人,要及早采用胃鏡檢查。對于疑似病人或一次檢查未能確診者,應追蹤觀察和定期復查,以利于及早發現可能的癌變。胃癌的癌前病變是很容易發現和診斷的,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炎、疣狀胃炎、腸化、異型增生等。因此積極治愈上述疾病也是預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對于無癥狀或僅有胃納不佳等非特征性消化不良癥狀的早期胃癌,包括原位癌、小胃癌、微小胃癌等,更是只有通過胃鏡檢查才能發現。隨著醫學的發展,色素內鏡、超聲內鏡、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診斷準確率。此外還有腫瘤標志物及基因診斷等輔助診斷方式,可幫助診斷早期胃癌。
對于早期胃癌,目前國內外主要采用內鏡治療,包括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對于內鏡下不能完全切除的病灶,可采用常規開腹手術或者腹腔鏡手術。
徐州腫瘤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