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腺樣體肥大,可能很多家長都不陌生,這幾年也成了網上的熱搜詞,關于它的內容非常多。春節假期過后,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徐州市腫瘤醫院頭頸外-耳鼻喉科診室。小朋友們總是鼻塞流涕,晚上甚至還會張口呼吸、打呼嚕,想請醫生看看是不是天一冷,小朋友的鼻炎發作了……
徐州市腫瘤醫院頭頸外-耳鼻喉科診療組長、副主任醫師徐淑芠稱:其實這種情況除了考慮鼻炎的影響,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過度肥大的腺樣體。
腺樣體為什么會肥大?
腺樣體,是人體免疫器官,是位于鼻咽部(鼻子和口咽之間)的橘瓣樣組織,是咽喉最頂部的淋巴組織。
一般來說,在寶寶 1 歲左右時,腺樣體開始發育,寶寶3歲時腺樣體開始迅速生長,到6歲左右進入平臺期,可出現生理性腺樣體肥大。
別看這坨小肉團不起眼,它可是重要的免疫器官——當病菌入侵寶寶的呼吸道時,腺樣體就會啟動防御。進入“戰斗”狀態時,它們會暫時變得腫大。正常情況,當病原體被清除后,這種短暫的肥大會恢復,我們不需要太擔心。
有時候孩子反復發生炎癥,腺樣體會出現持續增生、肥大,消不下去。這樣就被稱為“腺樣體肥大”,需要我們特別關注。
腺樣體肥大帶來的危害
腺樣體面容
由于腺樣體肥大導致面骨發育發生障礙,頜骨變長,腭骨高拱,牙列不齊,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也可以成為“癡呆面容”,一旦形成,難以恢復。
聽力下降、中耳炎等
容易導致中耳引流不暢,引起中耳炎。經常發炎的扁桃體也有可能使周圍組織牽連受累,發生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
兒童亞健康
有可能會導致兒童磨牙,遺尿,厭食、便秘、消瘦,睡眠不足,夜驚,貧血,注意力不集中,身材矮小,多動癥……
如何早期發現腺樣體肥大?
寶爸寶媽們如何才能早期發現寶寶腺樣體肥大,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呢?
腺樣體肥大的早期發現主要在于觀察孩子的臨床癥狀,腺樣體肥大的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反復的鼻塞、流鼻涕,也有可能會出現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
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腺樣體面容,具體的癥狀存在個體差異,與腺樣體肥大的程度和發病時間都有關系。發病之后建議到醫院就診,給予對癥治療處理。

腺樣體肥大消融術幾乎不流血
徐淑芠表示:《中國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斷與治療指南》將手術治療作為中、重度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首要治療方案。雖然腺樣體會從7歲左右開始萎縮,乃至10歲完全退化,但是已經病理增生的腺樣體萎縮、退化的可能性較低,所以需要根據病情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
“腺樣體手術屬于小手術,一般半小時左右就結束了,術后只要沒有發炎,一周左右可以恢復,可以緩解反復感冒和睡眠呼吸不暢等情況。”徐淑芠說,“孩子在睡著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痛苦下手術。用開口器將口腔打開,充分顯露口咽部,用細軟管經鼻腔、鼻咽、口腔,把軟腭吊起來,充分顯露鼻咽部,用等離子射頻技術將腺樣體消融,手術基本不出血。”
此外,徐淑芠特別解釋,切除扁桃體和腺樣體,不會對免疫力造成影響。在我們的咽部,除了腺樣體,仍然有扁桃體等非常多的淋巴組織可以發揮免疫作用,并不會因為去除了腺樣體而出現明顯的免疫力下降、無法抵御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