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生活中常見的胃痛、惡心、消化不良等胃病癥狀,很多人都不會放在心上。甚至出現嚴重腹痛時也因懼怕手術而一再延誤。殊不知,有一種消化道常見疾病,雖不像胃癌等惡性腫瘤那樣兇險,但延誤診斷和治療會造成出血、穿孔、梗阻等嚴重后果,影響消化系統,導致胃腸功能障礙。它就是——胃間質瘤!
徐州市腫瘤醫院消化科開展內鏡下粘膜剝離術治療胃體腫瘤,患者不用開腹、創傷較小,避免了開腹手術的風險和并發癥,患者術后恢復快,得到了一致好評。
長期腹部疼痛 懼怕開腹手術一忍再忍
近日,徐州市腫瘤醫院消化科團隊為一名患者成功實施內鏡下粘膜剝離術治療胃體腫瘤,術后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兩天后開始進食,恢復良好。
今年62歲的吳阿姨,一個月前因上腹疼痛到市區某醫院就診,經電子胃鏡檢查提示患有疣狀胃炎伴糜爛,胃體粘膜下隆起樣變。醫生懷疑是平滑肌瘤,建議手術治療。但聽到需要開腹手術治療時,吳阿姨及其家人擔心手術的風險和術后各種并發癥,因而進行保守治療。回家后,吳阿姨的疼痛始終沒有緩解,并加重且頻繁發作,吳阿姨實在忍受不住疼痛,經多方打聽得知徐州市腫瘤醫院消化科開展內鏡下早期腫瘤切除治療,遂慕名來院尋求治療。
消化科副主任王屹然接診后,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發現患者還患有左肺上葉纖維化伴支氣管擴張并感染、肺氣腫、左側胸膜局限性增厚的情況。經過詳細評估,消化科團隊決定采取內鏡下粘膜剝離術治療胃體腫瘤。
內鏡下微創治療 術后無切口恢復快
術前,消化科副主任王屹然與家屬進行了詳細溝通,并告知切口采取內鏡下縫合技術,腹部不會留下手術切口。患者一聽,欣然接受了此項手術方案!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在麻醉科醫生的配合下、消化科主任宋蘇華的指導下,手術順利進行。手術時間一小時,消化科團隊成功切除大小約4x4cm的瘤體。
據消化科副主任王屹然介紹:“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胃間質瘤,這是消化道腫瘤癌前病變的一種。胃間質瘤早期難以發現,且易被誤診。因可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胃最為常見,所以長期被誤認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也常與胃腸道神經鞘瘤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瘤混淆。”他還提醒說:“胃腸間質瘤生長較緩慢,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傾向的侵襲性腫瘤。如果長期出現胃部不適,或者查不出原因的上腹不適、腹痛、消化道出血、排便異物感等,胃腸鏡檢查正常的,不妨再做個CT檢查,以排除胃間質瘤的可能。一旦確診是胃間質瘤,就要積極進行治療。”
無痛微創抗擊消化道疾病
據了解,市腫瘤醫院消化科常規開展內鏡下粘膜切除術,內鏡下粘膜剝離術,內鏡下異物取出術,內鏡下營養管置入術,內鏡下食管狹窄擴張術,經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等多種高難度微創手術。手術創傷小,患者恢復快,收到良好的臨床效果。
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主要治療以下消化道病變:
01早期癌:根據醫生經驗,結合染色、放大和超聲等其它內鏡檢查方法,確定腫瘤局限在黏膜層和沒有淋巴轉移的黏膜下層,ESD切除腫瘤可以達到外科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
02巨大平坦息肉:超過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ESD治療一次就可完整的切除病變。
03黏膜下腫瘤:超聲內鏡診斷的脂肪瘤、間質瘤和類癌等,如位置較淺(來源于黏膜肌層和黏膜下層),通過ESD可以完整剝離病變。
•消化科專家介紹•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