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家住鼓樓區的王女士,左手腕腫脹、疼痛長達一年,一直是忍忍就過去。直到前幾天,疼痛加重,難以忍受。王女士才到醫院就診。
接診后,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陳步國仔細為王女士做了檢查。檢查發現其左手腫脹及疼痛、腕關節活動受限、被動過伸中指的掌指關節也可引起腕部疼痛。與“月骨無菌性壞死”的幾種癥狀十分符合,于是,陳主任建議王女士去做一個X線照片。
X線照片印證了陳主任的判斷。導致王女士手腕疼痛的罪魁禍首被“抓”了出來——左腕月骨無菌性壞死。
診斷結果出爐的那一刻,王女士后悔的哭了,如果一年前發病時來檢查,就不需要承擔這樣的后果。
月骨壞死的診斷與治療
什么是月骨壞死?
陳步國主任介紹,王女士所得的這種“月骨無菌性壞死”,是一種骨的慢性損傷疾病,相當常見。該病多見于外傷和勞損病史的年輕女性,臨床表現為:
1、早期可見腕部腫脹伴有疼痛;
2、疼痛常向前臂放射,局部有輕度腫脹及疼痛,腕關節活動受限,尤以腕背伸活動時受限最明顯。被動過伸中指的掌指關節也可引起腕部疼痛;
3、早期X線照片可無表現,一般在幾個月后才出現X線改變。X線片可見月骨致密、變窄,而周圍的腕骨則疏松,幾年后月骨外形變為不規則。
月骨壞死如何治療?
陳步國醫生說,月骨雖然體積不大,但其關節面很多,因此血液供應不充分。同時它又介于頭狀骨和橈骨下端之間,承受的壓力很大,這樣月骨就容易發生脫位或壞死。月骨壞死后,壞死骨質逐漸被吸收并被新生骨代替,但其關節面多退化,新建的月骨變窄,外形不規則。在月骨周圍發生關節退變,逐漸波及整個腕關節。
目前月骨壞死的治療方法,根據病情的發展,分為兩種。
在患病早期,患者可自行用三角巾懸吊上肢將腕關節固定在背伸20~30°位,以強迫腕關節休息。同時可口服舒筋活血藥物,如復方丹參片、活絡丹、舒筋活血片等,有條件者也可理療。這個過程通常需1年左右。過早去除固定物,病變易復發。
而月骨已完全壞死、變形者,就必須盡快手術治療。通過月骨切除或人工假體植入術。如若橈腕關節骨關節病已嚴重,則應考慮橈腕關節融合術治療。
如今,王女士已經手術結束,順利出院。
專家介紹:陳步國,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一病區副主任
學術成就:十余年來在創傷骨科與手足顯微外科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先后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華整形外科雜志》、《實用手外科雜志》等發表多篇論文。
專業特長:擅長手及足的創傷修復、再植與再造、手足先天畸形矯正、神經及肌腱損傷后期功能重建、四肢肢體離斷再植及功能重建、皮膚及骨關節缺損的顯微外科修復。
門診時間:每周二上午08:30-12:00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