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專家:孫浩淼 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副主任醫師,1990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兒科臨床工作。曾先后在北京大學婦兒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復旦大學兒科醫院進修和學習兒科急救專業。在淮海經濟區率先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糞吸入性肺炎等。在各種兒科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擅長:兒科急重危重急癥,特別對膿毒血癥、急性肺損傷、癲癇持續狀態以及各種中毒、危重病人的呼吸機治療有豐富診治經驗。
門診時間:周四上午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 85583052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手足口病這種常見多發傳染病都有什么樣的癥狀表現?是怎樣傳播的?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面預防手足口病呢?徐州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副主任醫師孫浩淼為我們作了解答。
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副主任孫浩淼告訴記者,手足口病應該引起廣大嬰幼兒家長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因為它是一種傳染性強并可以導致死亡的疾病,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其傳播的載體。但是,手足口病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恐怖,完全是可防可治的。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般全年均有發生,5—7月為高發期。一般出現發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肛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重癥可并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噴的飛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沒有疫苗,但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是可防可治的。
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
孫主任說,預防手足口病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專家提醒: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把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3分鐘進行消毒,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劑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都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攪拌消毒后再丟入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