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醫院頻道:張先生前兩天剛剛因為感冒靜脈輸液用過抗生素,體內的抗生素藥物與酒精發生了“雙硫侖樣反應”。
急診科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急”!一切都是那么的緊急、危急。這里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注定了急診室里沒有安靜的夜晚。
10月8日深夜,徐礦總院急診科,一輛120救護車閃爍著警燈呼嘯而至,同時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呼喊聲“醫生、醫生,快救人啊”。
此時三位男士已推著平車上的男子飛奔過來并大喊“醫生,醫生,他呼吸困難了”。急診科趙建奇主任立即對該男子進行查體,此時患者表現為面色及全身皮膚潮紅,球結膜水腫,呼吸急促,并有惡心、嘔吐的癥狀,自訴心跳加快,劇烈頭痛。
朋友說該男子姓張,他們剛剛在一起喝酒吃飯,前兩天張先生剛用過頭孢藥物本不想喝酒,但朋友勸酒礙于面子,心想著已過去兩天可能不會有事。哪知道剛喝上一杯啤酒就出現了心慌的感覺,朋友見狀立即將其送到醫院。
急診科趙建奇意識到該患者出現了“雙硫侖樣反應”,如救治不及時會出現生命危險,馬上下達醫囑立即給予心電監護,吸氧,抗過敏治療,護士馬上將該患者推入搶救室。
十多分鐘后,患者的面色漸漸轉為紅潤,球結膜水腫消失了,經過吸氧治療,張先生的呼吸也平穩了,心率恢復到了75次/分,醫護人員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趙建奇高興地告訴大家,張先生脫離生命危險了,大家聽后都松了一口氣。
趙建奇叮囑張先生,雖然現在已無大礙,但因為之前出現過惡心、嘔吐,可能會對胃腸造成傷害,加之張先生還有頭痛的癥狀,需要觀察一晚并給予進一步治療。張先生激動的拉著趙建奇主任的手說“謝謝醫生,謝謝礦總院,謝謝你們救了我,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聽著張先生的千恩萬謝,不知不覺有種幸福感涌上醫護人員的心頭,或許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自己的技術得到了認可吧!
就是這些平時看上去斯文、柔弱的醫生、護士,當他們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卻總是在以沖刺的速度,瘋狂般地奔跑。在這與病魔競賽,搶救生命的緊要時刻,他們沒有了半點的斯文與柔弱,更像是一群沖鋒的“戰士”!
溫馨提示
“雙硫侖樣反應”在急診室常常會遇到,為什么大家都知道靜脈輸入或口服抗生素的前后一周內都不能飲酒或含酒精的飲料,還會有像張先生這樣的患者呢?就是因為有些人抱有僥幸心理,殊不知就因為這樣的僥幸,對生命不負責的態度險些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小編提醒大家,正在注射或服用抗生素的朋友們切記不要喝酒。對于張先生這樣的患者肯定不是第一個,但我們真的希望是最后一個!
何為“雙硫侖樣反應”
現代人社交廣泛、應酬多、工作壓力大,主動或被動飲酒的機會多,加之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飲酒與使用頭孢類藥物二者重疊在一段時間內的概率越來越大,引起的雙硫侖樣反應并不少見。因此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普及下什么是“雙硫侖樣反應”,為什么使用抗生素后不能喝酒呢?
“雙硫侖樣反應”是急診科常遇到的一種急癥。是病人在應用某些藥物(如頭孢類抗生素、雙胍類降糖藥)治療期間,服用了含乙醇的藥物或飲酒后引起的反應,有些病人用酒精對皮膚消毒也會引起發病。用藥者飲酒后5分鐘~10分鐘即可發病,其嚴重程度與藥量及飲酒多少成正比。
飲酒量很小或不會飲酒的人,此種反應更嚴重。靜脈應用頭孢類抗生素比口服用藥反應更快、更嚴重。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呢?
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到了體內,需要氧化代謝,產生乙醛,乙醛在肝細胞內需要經過酶的作用才能進一步代謝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有些藥物如頭孢類抗生素、雙胍類降糖藥等抑制了上述代謝過程的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正常代謝而在體內蓄積,導致乙醛中毒,從而產生一系列癥狀。
如果在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期間或停藥2周內飲酒,就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胸悶、面色潮紅、視物不清,甚至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神志不清、心力衰竭、驚厥、腦出血、心肌和肝腎損害等癥狀。兒童、老年人及過敏體質者更嚴重,如果搶救不及時,甚至可以導致死亡。
如何應對“雙硫侖樣反應”
為了避免“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患者在應用頭孢類抗生素藥物期間以及停藥2周以內應絕對禁止飲酒。
除了不能飲酒外,還應避免服用含有乙醇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食品(如發酵的食醋、酒心巧克力)、飲料(含酒精的飲料)以及補品(如人參蜂王漿)等。
甲硝唑類、呋喃唑酮、酮康唑、磺胺類、奧美拉唑、雙胍類以及磺脲類降糖藥等藥物也可以引起類似反應,應用這些藥物時也應避免使用含酒精的食品和藥品。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