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隨著年齡的增加,頭暈頭痛、胸悶心慌、納差便秘、關節肌肉酸痛麻木、失眠健忘常常困擾著老年人,“我到底是老了還是病了?”
有數據表明我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占老年人總數的69%,其中患有2種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可達到總人數的45.9%。
您真的了解自己的身體嗎?生病了必須吃藥嗎?慢性病可以預防嗎?
徐州市中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醫師侯佳頎建議,老年人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健康檔案,通過正規的健康體檢,經過專業醫護人員的健康評估,給予正確的健康指導。
其次,老年人要對衰老有正確的認識,人體衰老是一系列生理、病理過程綜合作用的結果,其機理極為復雜。現代醫學對衰老的原因提出了多種假說,例如,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低下,衰老隨之出現;人體內的自由基可以通過脂質過氧化等作用,造成組織損傷和器官的退行性變化,從而加速衰老的過程。
另外,神經內分泌功能衰退、脂質代謝紊亂、血液循環的障礙等因素也與衰老密切相關。傳統醫學認為:腎氣虛衰,腎精不固是導致衰老的根本原因。腎臟所藏之精是人身陰陽氣血之本,對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起著決定性作用。隨著腎氣的衰退,經絡氣血、五臟六腑功能也減退,陰陽失去平衡,衰老也就伴隨而生。《黃帝內經》云:“(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行壞而無子也......(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不良習慣加速衰老
同樣的年老,為什么有些老年人看起來更“年輕而且活力滿滿”?不好的生活習慣會加速衰老的過程:
1、久坐不動,正氣不足,氣機運行不暢;
2、貪食膏粱厚味,脾失健運,煉液成痰;
3、五志化火;
4、氣滯、痰瘀、陽亢均可致疾等;
《內經》:“上古之人...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度百歲乃去。”
中醫助您抗老防衰
中醫以補腎填精、調理氣血、益養臟腑為大法抗老防衰。
中藥:膏方—強腎溫陽膏、養血扶正膏、益氣養陰膏、八珍滋補膏等。
針灸:針刺—足三里、三陰交、腎俞 、關元、百會;隔藥餅灸—取脾俞、腎俞、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
皮膚針:在頭部及督脈、背部膀胱經輕叩。
耳針:取皮質下、內分泌、腎、心、腦、耳迷根。
藥食:當歸、茯苓、山藥,何首烏、百合、杏仁等。
專家介紹
侯佳頎
副主任中醫師
浙江中醫藥大學針灸學碩士
徐州市老年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老年醫學科臨床工作10余年,擅長針灸治療中風后遺癥、各類痛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老年性疾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