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頻道:“冬病夏治”“冬病冬防”都是針對冬天在呼吸道和關節處等易患病的地方進行治療,從而防止發作或減輕病痛。一般老百姓對“冬病夏治”較為了解,但對于“冬病冬防”并沒有足夠的認識,殊不知,冬季治冬病更有效果。
據徐州市中醫院呼吸科的翟芳芝主任介紹,“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均起源于我國中醫學“天人合一”的理論和“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治療法則。“冬病冬防”是指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數九之后,對冬季易發或易加重的疾病采用“內服外敷”的中藥給予積極的治療或調養,從而防止發作或減輕病痛的一種治療方法。可以采用冬治的疾病主要為呼吸系統疾病,比如急慢性氣管炎、哮喘、反復上呼吸道感染、肺氣腫、肺心病和支氣管擴張等,另外,頸肩腰腿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也適合在冬天治療。
翟主任說,中醫學認為,人體生存在自然界環境之中,自然界的季節變換,氣候變化均對人體的內環境有影響,既“天人合一”學說。我國處于北半球溫帶地區,當進入冬季后日照時間逐漸變短,天氣逐漸變冷,這時陽氣逐漸下降,陰氣逐漸上升,尤其是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人體隨著外界氣候的變化,體內陽氣就會下降從而易導致陽氣不足,再加之空氣干燥就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此時,積極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她說,采用拔火罐的方法可以達到祛風散寒、疏通經絡、引邪外出的效果,用外敷的膏藥則可以由表入里,通過經絡傳導滲透到病變部位。這樣將溫熱藥物賦于機體,是對人體陽氣的補充與促進,從而調節機體的免疫狀態,以對抗寒冷氣候對人體的損傷,增強抗病能力。再配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益氣溫陽、潤肺滋腎的中藥內服,可使正氣漸盛、陽氣充盈,使陰陽平衡、防止哮喘等疾病的發作或緩解癥狀。
“夏治三伏,冬治三九”,其中“三九”就是從冬至當天開始數九,到27天后也就是一月中旬左右結束。翟主任提醒,在治療期間應當少食海味、冷飲、辛辣食物、肥肉等,飲食以清淡為主,生冷、煎炸、刺激性食品、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都不宜多吃,而魚、蝦、牛、雞、羊肉、花生等我們通常所說的“發物”則盡量避免,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而且,因為貼敷的藥劑中含一些芳香藥物,所以孕婦、皮膚長有皰癤、肺結核、過敏體質的人不宜進行敷貼治療。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