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頻道:中醫認為腫瘤的發病主要由于正虛與癌毒交互作用所致。癌毒區別于一般邪氣,是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機體正常組織異化而產生的“新物種”,對機體破壞力強,有大毒。癌毒不同于普通的痰瘀、氣滯等無生命的病理產物,是活著的生命體,需要營養供應,極易耗傷人體正氣。因此癌毒包括了一切外源性致癌因素,其長期積累致癌的特點,中醫可稱為“伏毒”。伏毒長期持久地蓄積體內致正常細胞多次發生基因突變,最終轉變為癌細胞,逃脫免疫監視,形成結毒。癌毒猖獗乖戾,易損傷正氣,一旦形成,難以根治,并容易復發,預后極差。常見犯骨、犯肝、犯腦,而出現轉移癌。
痰、熱、瘀毒內蘊形成腫瘤,煙為辛熱之魁,極能傷陰長期吸煙,熱毒內蘊;另外,六淫七情皆能化火,痰瘀日久皆可化熱,熱郁日久,化為熱毒,熱毒羈留體內,釀生癌毒,漸長成塊而成積。熱( 火) 內蘊形成腫瘤。血遇火熱則凝,津液遇火則灼液為痰,氣血痰濁壅阻經絡臟腑,遂結成腫瘤。腫瘤可因精神抑郁,郁而生火,郁火夾血瘀凝結而產生。臨床癌瘤患者多見熱郁火毒之證,如邪熱囂張,呈實熱證候,表示腫瘤正在發展,屬于病進之象。如病久體虛,瘀毒內陷,病情由陽轉陰,成為陰毒之邪,則形成陰瘡惡疽,翻花潰爛,經久不愈,皮肉腐黑,流汁清稀。痰毒的產生,可由煙毒犯肺,情志內傷,導致肺失宣降,氣機不暢,津液輸布失常釀而為痰;或脾胃虛弱,水谷不能運化,而成為痰;或火熱灼津為痰,痰結日久,釀成邪毒,痰毒內伏而成積。瘀毒可由毒邪直接影響血分而產生,亦可由非毒邪因素影響氣機運行,導致氣機失司,氣滯血瘀,血瘀日久,可從寒化毒,亦可從熱化毒,成為瘀毒。
徐州市中醫院腫瘤科賀蕭主任認為,惡性腫瘤患者并不是,起碼不全是因虛致病,相反則多數情況都是因病致虛。癌毒及其產生的病理性代謝產物通過血液、淋巴液的循環擴散到全身,致使整體功能失調,繼而耗傷正氣,并與氣血痰熱等糾結在一起,進一步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如癌毒內蘊,津液輸布不暢,聚而為痰濁;癌毒盤踞,阻滯氣機,血行不暢,停而為瘀;癌毒耗傷正氣,氣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血行遲緩,也能致瘀;癌毒痰瘀糾結,常常瘀而化熱,形成熱毒內壅;癌毒阻滯中焦,導致脾胃運化失健,不能運化水谷津液,可致濕濁內生;癌毒盤踞,不斷掠奪人體氣血津液以自養,導致五臟六腑失去氣血津液濡潤,以致正氣虧虛;正氣虧虛,又易致惡性腫瘤迅速生長、擴散及轉移,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癌毒一旦形成就具有迅速生長、擴散和轉移等特性,必須及時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消滅癌毒。特別是在疾病初期,正氣未衰,癌毒亦盛,應加大力量直接殺毒。對于癌癥應用解毒藥,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非“蟲藥”、“毒藥”莫屬,直接攻毒,直達病所。對熱毒、痰毒、瘀毒等,給予清熱解毒、化瘀解毒、化痰解毒等治療。常用八角蓮、石上柏、生半夏、天南星、莪術、三棱、水蛭、地鱉蟲、穿山甲、全蝎、蜈蚣、干蟾皮、露蜂房、烏梢蛇,白花蛇、半枝蓮、白花蛇舌草、苦參等。“以毒攻毒”,不僅限于中藥內服外治,其含義還包括現代醫學手段的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和局部治療手段( 如TACE、氬氦刀冷凍、射頻消融、抗癌藥物瘤內注射等) 等。“以毒攻毒”要注意堅持“衰其大半”的原則,如果一味追求以毒攻毒、消滅癌毒,結果會損傷正氣,使癌毒復生,將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在疾病中晚期,患者正氣已衰,癌毒亦盛時,更應采用攻補兼施,扶正蕩邪。
市中醫院腫瘤科賀簫主任通過多年臨床經驗總結歸納擬定扶正抗癌系列方0號-9號,分別針對頭頸、肺、食管、胃、肝、乳腺、卵巢、大腸,膀胱等辨病辨證論治;以及市中醫院自制散劑芪芝散扶正調節免疫。臨床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