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
濕疹是怎么引起的?
徐州市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張寧介紹:一、遺傳因素 某些類型的濕疹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二、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感染因素 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四、飲食因素 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這些食物除了引起食物變態反應外,近代食物生化研究發現,一些食物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導致濕疹的發生。五、藥物因素 藥物因素是某些濕疹,尤其是濕疹型藥疹的最主要的原因。六、其他因素 濕疹的產生尚可由苦悶、疲勞、抑郁、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干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濕疹發生的原因。
濕疹會引發什么疾病?
濕疹的并發癥除了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外,比較少見的像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疣、或是傳染性斑塊,有一些小朋友如果對食物或是環境中的某樣東西過敏的話,有時也會加重濕疹的癥狀。
初期的濕疹有局限性,只有幾個或者十幾個密集的小水皰,急性階段出現成片的紅斑,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大片的糜爛滲出在慢性狀態時滲液較少,但是會干燥,患者患處皮膚顏色會發暗或者出現色素沉著。
影響工作和生活。不管是哪種時期的濕疹,只要發病都會表現出劇烈瘙癢,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長時間不治療可以導致精神萎靡,煩躁及精神因素障礙。
患有濕疹之后的生活注意事項
1.三大忌口: 忌辛辣、忌海鮮、忌狗肉牛羊肉。關于忌口,也有不同說法,也有人認為,忌口應該視個體差異而定,一味忌口,將使人體喪失大量營養,不利病情好轉。張寧主任認為適當的忌口還是必要的,尤其在服用治療性藥物期間,總體來看是利大于弊。
2.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是本類病的一誘發因素,盡可能避免感冒、扁桃腺炎、咽炎的發生。一旦發生應積極對癥治療,以免加重病情。經常因扁桃腺化膿而誘發本病或加重本病的建議行扁桃腺摘除術。
3.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于疲勞,注意休息。
4.居住條件要干爽、通風、便于洗浴。
5.在日常用藥中,抗瘧藥、β-受體阻滯劑均可誘發或加重病情。
6.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7清洗患處時,動作要輕揉,不要強行剝離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影響治療,使病程延長。
濕疹最忌四個字:燙、抓、洗、饞
燙:濕疹很怕刺激即使再癢,也不能用熱水燙洗,否則只會加重病情。用冷水敷一下緩解瘙癢。
抓:身邊還可以備些止癢藥膏 ,癢了適度抹搽,千萬不要過度搔抓。
洗:宜保持干燥,濕疹有滲液的部位盡量少洗,并避免或少接觸化學洗滌用品。
饞:濕疹患者還要管住嘴,雖然沒必要什么都忌,但要自己注意觀察,會引發或加重濕疹的食物一定不要貪嘴。
濕疹如何預防?
1.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詳見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還應加強身體鍛煉,以便改善過敏體質狀態。
2.避免刺激因素 濕疹一旦發生,作為患者,要盡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
3.早診斷、早治療 根據臨床瘙癢劇烈、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好發四肢屈側及容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容易診斷。對密集分布的紅色丘疹、丘皰疹伴劇烈瘙癢,應早期治療。由于早期濕疹大多屬于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因此外用藥治療應循序相應的原則。
4.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5.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6.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濕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般治療
(一)應盡可能的尋找發病或誘發加重的原因,詳細了解病史、工作環境、生活習慣、思想情緒等;作過敏原檢查以發現可能的致敏原。
(二)盡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熱水洗燙、劇烈搔抓等;盡量不穿化纖貼身內衣、皮毛制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鮮、辣椒、酒、咖啡等。
(三)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避免過勞、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局部治療
應溫和、無刺激性,具體用藥根據病期及皮損情況而定。
(一)急性濕疹 無滲出時,爐甘石洗劑,每日4-6次外用。瘙癢明顯時酌加糖皮質激素乳膏外用。如1%氫化可的松乳膏或0.0.1%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0.1%曲安奈德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等,每日1-2次外用。有滲出時,首先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等作冷濕敷,每次30-60分鐘,每日 2-4次濕敷或持續濕敷,濕敷間歇或晚間可用40%氧化鋅油外涂,滲出減少后改用氧化鋅糊膏。
(二)亞急性濕疹 可選用糊劑,如氧化鋅糊膏或5%糠餾油糊膏,糖皮質激素乳膏劑,每日2-3次外用。
(三)慢性濕疹 可選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劑或硬膏、氧化鋅軟膏焦油類軟膏。
(四)濕疹繼發感染 如繼發細菌感染,除選用有抗感染作用的濕敷液,可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混合制劑,如曲安奈德氯霉素乳膏外用。
(五)糖皮質激素皮損內注射 用于小片肥厚而頑固性損害及錢幣形濕疹。
系統治療
1.抗組胺類藥物 傳統抗組胺藥多有中樞鎮靜作用,如撲爾敏,4-8mg,每日3次口服;去氯羥嗪,25mg,每日3次口服;賽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新一代抗組胺藥較少或無中樞鎮靜及口干等副作用,亦可選用。
2.非特異性脫敏治療
3.糖皮質激素 能很快控制癥狀,但停藥易復發,故一般情況不主張應用。
4.雷公藤制劑 目前一般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3-4次口服。
中醫藥治療
1.急性濕疹多濕熱并盛,治宜清熱祛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亞急性濕疹多脾虛濕盛,治宜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慢性濕疹多血虛風燥,治宜養血潤膚,方用四物消風散加減。
2.中藥外用 急性濕疹可用鮮馬齒莧煎液,或馬齒莧60g、黃柏30g、苦參30g煎液或野菊花30g、苦參30g、明礬10g煎液待涼后濕敷;亞急性濕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調成糊狀敷于患處;慢性濕疹可外用天麻膏、濕疹膏等。
預后
濕疹反復發作,病程遷延,原因難以追尋和除去,急性濕疹經適當治療后,約2~3周可以治愈,慢性濕疹的亞急性期,數周后而治愈但一般常反復發作。
濕疹食療方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