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產是指妊娠28周前胚胎或胎兒由于某種原因自動脫離母體而排出的疾病。一次妊娠發生流產的幾率是15%,如果連續發生自然流產3次或3次以上,每次流產常發生于相同妊娠月份,這就稱為復發性自然流產。據統計,已婚婦女中復發性流產的發生率約為1%~5%。
據徐州市中醫院生殖助孕中心主任徐俠介紹,引起復發性自然流產的病因比較復雜。一般認為對于孕12周前發生的早期自然流產,常見原因多為染色體異常、黃體功能不全、免疫因素等;而對于孕12~28周之間發生的晚期自然流產的常見原因多為子宮畸形、全身性疾病等。有40%的復發性自然流產病因未明。
遺傳因素:包括患者夫婦及胚胎遺傳缺陷。50%~60%的早期流產是受精卵的染色體異常所致。卵子老化、精子染色體異常、不良環境如有毒害的化學物質、放射線、高溫等可造成胚胎染色體異常。
對染色體異常而導致ERSA的患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遺傳咨詢估計染色體異常胎兒的發生率。如發生率高,則可采用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供精或供卵試管嬰兒來剔除或避免異常的胚胎;發生率低,可先懷孕,然后做絨毛活檢或羊水穿刺檢查胎兒染色體,一旦發現致命或致畸的異常,則終止妊娠。
內分泌因素:多發性自然流產20%~25%是由于內分泌異常引起的,其中早期流產常見原因為黃體功能不全。
黃體功能不全:卵巢黃體分泌孕酮,孕酮不足會導致子宮內膜發育不良,妨礙孕卵植入及早期胚胎發育。對于孕早期黃體功能不全的孕婦可以給予外源性孕酮如黃體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替代,直至胎盤形成。我們在臨床上,常常使用西藥、中藥結合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高泌乳素血癥:泌乳素抑制黃體功能,使黃體期變短,孕酮不足,同時,還可以影響子宮局部正常泌乳素水平,影響胚胎發育,造成流產。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溴隱亭等藥物治療;癥狀明顯的,可以結合中藥加以調理。
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自然流產率較高,大約30%左右。如果檢查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CA-125陽性,應該治療后再懷孕,防止出現類似的情況。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
甲狀腺功能障礙和糖尿病:應該進行系統檢查,在排除了相關疾病之后懷孕。
此種原因引起的ERSA經過促排卵和黃體支持等內分泌治療。
解剖異常:解剖缺陷包括子宮畸形、黏膜下肌瘤、宮頸機能不全等。
免疫因素:近代生殖免疫研究表明,約50%~60%的復發性流產與免疫有關。其中約1/3是與自身抗體特別是抗磷脂抗體有關。其中封閉抗體缺乏是習慣性流產的主要病因。對于不能產生足夠封閉抗體的流產患者,應用供者白細胞或配偶白細胞免疫,能成功地誘導出封閉抗體,且再次妊娠成功率達80%左右。封閉抗體陰性的治療,通常稱作免疫治療,簡單講就是先檢測男方的血液,排除甲肝、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血液傳染病后,抽取他的一點血液,進行處理后,再打入女方的體內,協助女方產生抗體以減少流產的機會。一般可做4~6次,成功率較高。我院生殖助孕中心免疫治療時間為每周四上午,可以預約免疫治療。治療其間可配合中藥,提高治療效果。
感染因素:包括細菌、沙眼衣原體、支原體、弓形體、梅毒螺旋體、單純皰疹病毒及巨細胞病毒等。
全身性疾病:嚴重的心血管病、腎病、血液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復發性流產的發生率明顯升高。
環境因素: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如有害化學物質的過多接觸、放射線的過量暴露、嚴重的噪音和振動、過重的體力勞動,酗酒、吸煙、吸毒等不良嗜好亦可導致自然流產。
男性因素:以往這一因素常常被人們忽略,其實精液因素、精液不液化、精子畸形率高、精子活力低、精子凝集重等男性因素都可以引起胚胎發育不良而流產。一旦發生該類疾病的時候,應該做這方面的檢查,不要把責任都推給妻子。
40%的患者病因不明:盡管醫學目前比較發達,但仍有40%的多發性自然流產無法查出病因。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可以逐漸被人們認識。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