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疝簡單來說可以分為腹股溝疝和腹壁疝。腹股溝疝進一步又可以分為斜疝、直疝和股疝。腹壁疝則根據位置不同命名,有臍疝、腰疝、白線疝、膈疝、食管裂孔疝、切口疝等等。腹股溝疝臨床較為常見,約占總人口的千分之二到五,腹壁疝則相對較少。
現代疝的治療原則主要有兩條:無張力和大片覆蓋缺損。腹壁疝因為位置差異較大,治療上各有特點。腹股溝疝位置固定,都發生于恥骨肌孔薄弱區,所以治療方法基本相同。對腹股溝疝而言,補片的大小要能覆蓋整個恥骨肌孔。原則確定了,剩下的就是根據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實施。
所有的腹股溝疝都有嵌頓(即疝掉下來以后不能托上去了)的可能,嵌頓疝都需要急診手術,防止疝內容物(可以是大網膜,也可以使腸管、膀胱等)的壞死。
沒有嵌頓的疝,則根據不同的年齡和性別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
小兒及青少年腹股溝疝一般給予疝囊高位結扎即可,具體方式一般采用腹腔鏡下的手術方式。這是因為1.有20%的患者有對側隱匿疝,腔鏡下手術時可以直接看到對側有沒有隱匿疝 2.腔鏡下的手術簡便,對精索影響比較小。
成人腹股溝疝需要采用補片修補,以降低復發率及減輕術后疼痛。對初發疝應首選局麻下的腹膜前修補方法,對比較小的、沒有進入陰囊的初發疝也可以考慮腔鏡下的手術方式。
對于復發疝患者,要根據既往的手術方式來確定修補方法。如果以往的手術方式是腹膜前修補,則采取開放手術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的方法。如果以往的手術方式是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的術式,則采取腔鏡下的腹膜前修補術或者開放的修補手術。
特別說明:本文參照《IEHS(國際內鏡疝學會)疝治療指南》,中華醫學會疝分會《中國疝治療指南》及《EHS(歐洲疝學會)成人腹股溝疝治療指南》
咨詢電話:15005213672
閱讀下一篇
中醫院心內科梁田:注重生活細節 保持心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