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何勇主任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面由患者贈送的錦旗,“醫術高超”、“醫德高尚”、“仁心仁術”……這些贊譽之詞,表達了患者對這位神經外科專家的信任、感激與敬重。
一位叫李學忠的老人家住本市郊區漢王,患雙側三叉神經痛已達10年之久。10年間,他的三叉神經吃飯時痛、受一點點熱或冷就痛,甚至洗臉時也疼痛難忍。為治病他和家人四處尋醫問藥,一次慕名去北京找某專家診治,買回一兩萬元的“特效藥”,但直到藥服完了疼痛也沒有絲毫減輕。老人絕望了,曾幾度產生輕生的念頭。然而,“踏破鐵鞋無覓處”,就在老人求治無門之時,有位親友告訴他:能治好這種病的專家近在眼前,他就是徐州市中醫院外一科的何主任。何勇主任接診后,為其進行了檢查確診,手術后病人的癥狀即全部消失,僅住院一個多星期就痊愈出院了。
何勇1976年涉足神經外科,至今已有30多年的臨床經驗。自1993年起,他開始專心研究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的微血管減壓手術,先后赴中日友好醫院和沈陽軍區總院進修深造。在國內知名神經外科專家的帶教指導下,他的醫療水平得到較快提高。1994年,他的科研項目“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獲市級科技進步獎。近幾年他已成功開展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手術200余例,治愈率達99%以上,鮮見并發癥者。何勇主任現已成為徐州及周邊地區較有影響的神經外科專家。
作為徐州市中醫院“支柱科室”——外一科的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教授,何勇主任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介紹說,微血管減壓手術是20世紀70年代問世的一項新技術,其先進性在于:僅需在耳后發際內切開一3~4厘米的小切口,在顱前鉆一直徑2厘米的小孔,在不損傷任何生理結構的情況下移動一下血管的位置即可治愈,其后遺癥和并發癥極為輕微且比例極小。進入21世紀以來,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在全球、尤其是我國增勢明顯,嚴重影響了這類病人的工作和生活。
何勇主任說,近幾年來,為了解除徐州及周邊地區廣大神經外科患者的病痛,為患者提供一流的治療和服務,院領導十分重視外一科的發展,先后派出中青年骨干到國內一流專科醫院進修學習,引進急需的專家人才,配備了居國內外領先水平的檢查和治療設備,使我科從幾年前本院的普通科室躍入“支柱科室”行列。今天的外一科,已能廣泛開展顱腦及神經外科手術,尤其在腦出血、腦挫裂傷、顱內腫瘤等方面的手術救治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科室開展的腦出血超早期手術治療、腦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療和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的微創治療等,成功率達98%以上,在淮海經濟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今年年初,院領導為我們科室制定了建成淮海經濟區一流的"品牌科室"的發展目標。這對我們科來說既是壓力更是動力。我們全科的醫生、護士,有信心、有能力、有措施,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