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已從防感染,進一步轉到保健康、防重癥。
徐州市中醫院高度重視新冠肺炎分級診療工作,貫徹落實《江蘇省以醫聯體為載體做好新冠肺炎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蘇疫指綜發﹝2022﹞768號)文件要求,按照“健康監測、分類管理、上下聯動、有效救治”的總體原則,不斷加強醫聯體內新冠肺炎分級診療工作,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全力做好轄區群眾健康守門人。
對口支援社區 完善分級診療服務網絡
作為牽頭單位,徐州市中醫院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與云龍區衛健委確認新冠感染救治分級診療對接工作。
經過周密部署,隨后確定由針灸腦病科、普外科對接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分泌科、婦科對接東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消化科對接黃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風濕腎病科對接潘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心內科、皮膚科對接天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院與五家衛生服務中心均安排聯絡人,負責新冠患者的轉診工作。
雙方以社醫科、醫務科為溝通渠道,以發熱門診、急診科為轉診通道,專崗專人對接,暢通雙向轉診機制,開通綠色通道,實現發熱等新冠感染相關癥狀患者的基層首診、有序轉診。
截至1月6日,已接收轉診14人次,重癥患者5 人次。


東苑社區會見聯絡人楊留庚院長

黃山社區

黃山社區聯絡人會見李偉主任


潘塘社區會見聯絡人吳磊院長
加強業務指導 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醫院在第一時間建立了微信聯絡群,將醫院的《徐州市中醫院新冠診療方案(第一版)》發放給五家醫療機構,進行新冠病人救治培訓。
我院外聯部牽頭協同相關科室醫生走訪了五家衛生服務中心,對病人收治情況進行詢問和了解,現場為五家衛生服務中心提出的各種問題給予答疑解惑,并承諾在我院120急救車有接診能力的情況下,及時為需要的患者提供服務,且急診科本著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原則,不拒絕任何一位患者。現已對五家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兩次巡查。截至目前共收治轉重癥病人10多人次,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同時,加強對家庭醫師簽約服務團隊進行業務指導,組織醫聯體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學習《徐州市中醫院新冠診療方案》,提升基層新冠感染處置能力。醫院確定以呼吸科為主的家庭醫師簽約服務網格化管理團隊,分別負責醫聯體內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街道的問診、咨詢、轉診事宜,由社醫科牽頭,共計派出8名醫師在內的專業團隊,按街道劃分,責任落實到人。
調配9種院內自制制劑供醫聯體內使用。在肺炎合劑極其緊缺的情況下,為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協調了17箱肺炎合劑,針對咳嗽、咽喉不適的患者又協調了4箱清咽一號。
讓輕癥、慢病患者不出社區 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就醫需求
實施分級分類診療是為了避免三級醫院醫療資源擠兌。對基層醫院提質擴容,更好地落實分級診療,讓輕癥或普通病癥患者不出社區就能解決就醫需求,讓大醫院做好防治重癥的工作。
1月5日,在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口支援的我院針灸腦病科孫菊光主任,早早來到診室準備接診。
凡有咳嗽、咽喉疼痛、輕微胸悶癥狀的市民都可掛號就診。
孫菊光主任表示:“冬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新冠感染后,肺組織的氧交換能力降低,心臟負擔增加,極易誘發心梗。在對新冠感染患者診治的同時,還會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加強健康提醒和監測。醫院和社區建立的基層轉診綠色通道,也能讓患者在最短時間得到有效治療。”
我院專家們還定時到社區醫院查房,針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制訂診療方案,培訓醫生進行規范化的治療。同時,還指導社區醫院熬制“新冠預防方”湯藥,給廣大市民發放,預防新冠,增強體質。
在潘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院腎內科顧向浩主任一上午的接診量就達到40多人次,其中多數是老年患者。
“老年人往往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接診此類患者需要詳細了解既往病史,叮囑用藥注意事項,還要及時掌握他們的身體狀況。因此,電話隨訪、回復,患者微信咨詢等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顧向浩主任介紹說。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顧向浩主任和社區家庭醫生還會把感冒藥、退熱藥、基礎疾病相關的藥品裝入小藥箱,為居家、出行不便的人群送醫、送藥上門。
對口支援醫護團隊時刻將居民的健康狀況放在心上,努力為患者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就醫需求。通過在基層首診、有序轉診,為危重癥患者讓出“生命通道”。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