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和“已病防變”,也就是積極預防和及時治療。善于養(yǎng)生的人,常先處理那些尚沒有癥狀但是已有先兆的隱患,驅除潛伏于體內的種種危險因素,防患于未然以確保平安。
辨證用藥。中藥用藥是以藥物之偏性來治療疾病的,如運用寒涼性藥治療溫熱性疾病,用溫熱藥治療畏寒肢冷病,用辛性藥物解表如感冒使其發(fā)汗。這種根據(jù)不同病證運用不同藥物的治療方法稱為辨證施治。因此,運用補養(yǎng)藥物以強身抗衰老,也必須做到辨證用藥。
調補結合。中醫(yī)特別重視人體正氣的主導作用,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中藥養(yǎng)生就是要“補其不足”,“損其有余”,以達到“陰平陽秘,病安從來”的目的。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運用中藥調理養(yǎng)生,應考慮到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因素的影響,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影響以及個人情況的不同,用藥不能干篇一律。同時,不同地區(qū),由于氣候條件和生活習慣不同,人的生理和病理特點也有較大差異,藥物調理養(yǎng)生當然也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根據(jù)不同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特點及生活習慣等因素,考慮用藥的原則,此謂因人制宜。
閱讀下一篇
濫用中草藥會傷眼,可導致重視力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