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保健頻道: 76歲的李婆婆最近突然變得很健忘,而且易怒,動不動就對家人發火。剛開始,兒子以為母親的變化是正常的,但有一天,走丟了的李婆婆被民警送回家,兒子才意識到嚴重性,連忙將母親送到成都市慢性病醫院檢查。經該院神經內科主任李航診斷,李婆婆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癡呆癥。李航提醒,“老糊涂”要警惕老年癡呆纏身。
誤區:“老糊涂”是正常的
李航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腦細胞進行性衰退的腦部疾病,發病對象為60歲以上的老人。一旦老人患上此病,他們的思維、記憶以及執行功能將逐漸退化,直到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能力,這也是繼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癥之后的第四位導致人類死亡的原因。
“老年癡呆發病初期很隱匿,家屬通常察覺不到,通常表現為記憶力障礙,記不得剛做過的事,記不清時間地點,以及性格改變,如煩躁焦慮、抑郁等。”李航說,很多人都將這些現象歸結于“老糊涂”,認為是人在衰老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而這,是人們的一大認識誤區。統計顯示:在80歲以上人群中,大約20%患有癡呆,這意味著80%的高齡老人沒有患上該病,也就是說“老糊涂”是不正常的,很有可能就是老年性癡呆。
老年性癡呆患者與一般健忘者的區別是:老年性癡呆患者記不起發生過的事,即使經過反復提醒也回憶不起來,而一般的健忘者只是遺忘事情的某一部分,經人提醒就會想起。老年性癡呆患者喪失了識別周圍環境的能力,不知身在何處,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語言越來越貧乏;而一般健忘者對時間、地點、人物關系和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絲毫未減,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閱讀下一篇
養生達人:每日最佳的9個養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