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和人們聊天,聽到最多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活得累。不僅是沒錢的人說這話,就是有錢的人也這樣說。這種情況被醫學專家歸結為精神疲勞,“活得累”是精神疲勞的表現形式之一。
精神疲勞即心理疲勞,如同身體疲勞一樣,是一種阻遏機制,迫使人進入休息及放松狀態,以避免受到更大傷害。但由于許多人缺乏這種認識,在感到精神疲勞時,并不像身體疲勞那樣去主動尋求休息,而是抱怨或置之不理,再就是去尋求某種刺激,試圖在刺激中得到緩解,但效果并不理想。
醫學專家指出,精神疲勞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惡劣精神刺激或過大精神壓力所引起的一類消極心態,表現為精神焦慮、情緒抑郁、內心沖突、意志消沉和休息不好,使人的精力大打折扣,感到疲憊不堪。
解決精神疲勞的方法,一是要積極查找引起精神不良刺激或造成精神壓力增大的因素,諸如家庭不和、人際關系緊張、身處逆境、工作不順心、學習無進步等。針對這些因素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只有放下了思想包袱,才能減輕壓力,輕裝上陣,從根本上消除精神疲勞。二是要認識到人不僅存在著體力和腦力方面的疲勞,還存在著精神方面的疲勞。一旦感到精神疲勞就要主動休息,同時調整心態,釋放及轉移不良情緒,莫將不快悶在心里,莫將壓力背在身上,只有使自己盡快從精神疲勞中解脫出來,才能重新獲得旺盛精力,保持身心健康。
閱讀下一篇
發怒一次對健康影響可持續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