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藥頻道:一張小小的藥品說明書,是否如“天書”般讓人難懂?近日,很多老年人反映,藥品說明書不僅字體小,而且內容多是專業術語,還有難懂的化學公式,讓患者摸不著頭腦。有人建議,藥品說明書內容應該通俗易懂,字體更應該放大一些,這樣也便于老年人查看。
不戴眼鏡看不清字
今年72歲的李老爺子,和許多他這個年齡的老人一樣,家中存放了大大小小瓶裝的老年病藥品,什么疏通心腦血管、降壓等藥品。李老爺子稱,他幾乎每個月都要跑一趟醫院或者藥店去購買藥品。
讓李老爺子很尷尬的是,由于年齡大了,聽力不好。每次購買完藥品,他都要詢問工作人員怎么服用。有時工作人員不耐煩了,就會嘟囔老人,不是有說明書嗎?你自己看去。每次聽到人家這么說,李老爺子都很無奈。
“我要是能看的清楚、看的懂,還要問那么詳細干嘛。”李老爺子拿出一張治療高血壓的藥品說明書,指著上面的字說,如果不戴眼睛,肯定看不清。“即使能夠看清了,上面寫得那些玩意,我也是搞不懂。”
在這張說明書上,最上端有“核準日期”“標準日期”等字樣,但和其他商品的日期僅顯示一組不同,這張藥品說明書的日期卻顯示好多組,根本分不清何時核準的日期。
這些并不是重要的,說明書上的化學公式,也是讓李老爺子看的一頭霧水,“一張說明書上千字,另外還有這些公式,看的人頭暈眼花。”老人說,為什么就不能寫得大家都明白的說明書,畢竟這是給普通百姓看的。
事實的確如此,從市場流通上的藥品中,隨便拿出一張說明書,就能注意到很多西藥藥品說明書的“成分”一欄中都會列出其化學結構式、分子式和分子量,然后才是“性狀”“適應癥”“用法用量”等患者能夠看得明白的信息。
而老人所說的字體小也的確存在,有些字體就只有1毫米寬、2毫米長。
“不良反應”完全不懂
對藥品說明書看不懂的不僅是老人,大多數非專業出身的中青年患者,都有相同的感受。
市民郭先生是一位中學老師,他在不久前的體檢中被告知血壓和血糖都比較高,醫生建議其要長期服用降壓藥。
“我特別反感自己會成為‘藥簍子’,畢竟還年輕,這樣長期吃藥何時是個頭。”更令郭先生擔心的是,他明白長期服藥多少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到底有多明顯,會不會對身體產生根本性的破壞作用,他心里都沒底。
于是,郭先生特意將買來的藥品說明書拿出來,打算看看服用方面的表述。
不過他把一張大概二三百字的說明書來回看了好幾遍,發現里面多次出現“發生率”“安慰劑”“其他不良反應”“個別不良反應”“相關性”等表述。但所具體描述的內容,他完全看不明白,具體的副作用到底是啥。
萬般無奈下,郭先生想到自己一個同學在醫院工作。于是特意打車來到醫院,將說明書拿給那位同學看。
在這位同學的逐一解釋之下,郭先生才勉強理解說明書中的意思。再三確認沒有太明顯的副作用后,他開始放心的服用。
記者查詢到一份治療高血壓的藥品說明書在“不良反應”中這樣表述:“由于臨床試驗進行的條件存在很大差異,一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概率無法與另一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直接比較,可能也不能反映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的發生率。”隨后說明書用了約200個字和三張表格說明該藥品在美國等國外的臨床研究中得出的較為完整的數據。
很顯然,這種生澀難懂的描述,多數人是無法明白的。
患者只需注意關鍵信息
按照我國《藥品管理法》規定,所有OTC藥品說明書中,需按照相關要求明確標示該藥品名稱、成分、性狀、不良反應、禁忌、貯藏條件等使用說明方法。
“《藥品管理法》對藥品說明書的規定是很仔細的,而且涉及到的內容也很多,所以普通患者看不懂,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家藥店的執業藥師成女士表示,事實上藥品說明書的查看對象是醫生等專業人士,而非患者。
一般來說,患者去藥房開藥后,醫生會根據病人情況給出具體的服用方法,然后指出服藥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記者根據一家藥企電話聯系到一位業務負責人,其在電話中表示,國家對藥品說明是有嚴格規定的,因此大家看到的藥品說明書的格式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藥企不可能隨意的對說明書進行改寫。
針對現實中不少患者表示看不懂說明書的情況,上述藥企人員表示,如果患者是在藥店購買,可以咨詢藥店人員,自己在查看藥品說明書時,不用去看那些化學公式和其他專業性的描述,只需要關注一些關鍵信息。
專業人士成女士建議大家,只要去查看說明書上的 “適應癥”“用法用量”和最主要的副作用等相關內容即可。文/記者 黃亞
●評論
以患者為本不妨從小處著手
●王小愚(職員)
藥能治病,也能致病,除了嚴格按照醫囑服藥,查看藥品說明書應該是一個能夠防止因藥致病的有效渠道。不少藥品包裝盒和藥品說明書,大多書寫著藥品適應癥和用法用量,而對不良反應和禁忌鮮有標注。既然國家對藥品說明書的書寫規范有明確要求,國際慣例也如此,那么是不是可以將“不良反應”等信息同樣標注在包裝盒上呢?因為這樣患者可以在醫院開藥或者藥店買藥時,第一時間看到最需要了解的信息,如果有不懂的信息還可以盡早詢問醫生或者藥師,避免因為看不懂說明書信息而耽誤服藥。
小小一張說明書包含的信息之大,除了醫生或者藥師,我們普通人恐怕很難看懂和了解,雖然不排除也有一些患者看得懂,但是,如果改進藥品包裝說明,把關鍵信息“位置”提前,也許就能減少患者的疑惑。以人為本,以患者為本,不妨從小處著手改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