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病毒自身缺乏代謝系統,須在宿主細胞內完成復制,所以,抗病毒藥在對病毒產生作用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可導致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目前,臨床使用的抗病毒藥往往是一種藥物針對某種病毒,如果沒有針對具體病毒而濫用抗病毒藥,不僅用藥后起不到相應的治療效果,相反還可能產生藥物不良反應。
阿昔洛韋 又名無環鳥苷、甘泰,口服用藥時可出現食欲減退,長期口服還可出現頭痛、眩暈、惡心、腹瀉、關節疼痛等,其主要經腎由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分泌而排泄,可發生腎小管內藥物結晶沉積,引起腎功能損害。
利巴韋林 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口服時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腹瀉。如果長期、大量應用則可能引起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肝功能異常、心率減慢等不良反應。動物實驗表明,該藥可導致胎兒畸形,故妊娠婦女,特別是妊娠頭3個月應禁用。另外,哺乳期婦女、嚴重貧血、胰腺炎、有心臟病史或明顯心臟病癥狀患者也不要使用利巴韋林。
金剛烷胺 主要不良反應是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如頭暈、嗜睡、失眠、易激動、神經質、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輕微頭痛,甚至出現共濟失調、行為改變、抽搐等。其次是胃腸道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惡心、厭食,但一般癥狀較輕,停藥后大多可迅速消失。皮疹也是常見的不良反應。此外,部分患者服藥期間出現畏光。妊娠婦女、腦動脈硬化、癲癇以及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禁用。
閱讀下一篇
一般發熱時不宜用激素來退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