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藥頻道:頭疼或胃疼時自己吃點止疼藥是很多人緩解癥狀的方法。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7月2日報道,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與1999年相比,因過量使用處方止疼藥物致死的女性增加了4.15倍,男性增加了2.65倍。可見,止疼藥吃不對可能出現危險。新聞中提到的處方止疼藥多為阿片類,而大家平常用的多是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等。大家在服用這些藥前,最好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是否需要用?我們一般認為,持續時間在1個月內為急性疼痛,多是一種癥狀,說明身體的某個部位發生了異常。如果此時能夠明確疼痛的原因,且癥狀較急,影響正常工作時,可以服用一些非處方的止疼藥。如果疼痛持續1個月以上,可能已經成為一種疾病,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起的疼痛。此時,應及時到疼痛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用什么藥?如果疼痛是由明確的疾病引起的,最好使用治療相應疾病的藥物。如果胃疼是由胃病引起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胃藥。此時如果擅自服用c等止疼藥,胃黏膜可能受到破壞,進一步加重疼痛,甚至引起胃出血。感冒引起的頭痛和肌肉酸痛可選用撲熱息痛。如果您已經服用了含此成分的感冒藥,應咨詢醫生是否需要另外加服,以免過量。
用多久?一般服用非處方止疼藥1~2天后,只要休息、飲食得當,癥狀都能減輕。如果服用3天以上仍有疼痛,不應繼續自己服用,要及時就診。此外,布洛芬、雙氯芬酸、萘普生、消炎痛等藥對胃腸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胃腸功能不好者最好先咨詢醫生自己是否能長期使用。
用多少?應嚴格遵照醫囑和說明書。止疼藥的效果并非與用量成正比,當達一定劑量水平時,增加用藥劑量不但不會增強效果,反而會讓不良反應明顯增加。兒童和老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用量,所有人都不應隨意同時服用多種止疼藥。
如果頭疼、痛經等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感突然變化了,提示病情可能有進展,應該盡快去醫院檢查,積極治療原發病。不能查明病因的,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更換止疼藥或調整用藥量,或采用神經阻滯療法、電療、磁療等治療方法緩解疼痛。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