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 國家區(qū)域醫(yī)療中心專題:肝占位性病變,對健康威脅最大的,是發(fā)生在肝臟的惡性腫瘤,主要包括原發(fā)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原發(fā)性肝癌中,包括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混合型肝細胞癌-膽管癌。轉移性肝癌則是由其他器官的惡性腫瘤轉移至肝臟形成。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癌癥,也是第三大癌癥死亡原因。不同階段肝癌治療手段有所不同,早期肝癌首選手術切除或肝移植,對于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射頻消融(RFA)或微波消融(MWA)是有效的替代方案。中期肝癌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是標準治療,也可考慮聯(lián)合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晚期肝癌以系統(tǒng)治療為主,包括阿替利珠單抗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侖伐替尼等靶免聯(lián)合治療或靶向治療。2025年ESMO指南和2024年中國原發(fā)性肝癌診療指南均強調了多學科協(xié)作(MDT)在肝癌診療中的重要性。MDT通過整合肝病內科、腫瘤介入科、放射科等多學科意見,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顯著提高了治療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為給肝惡性腫瘤患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診療服務,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北京地壇醫(yī)院徐州醫(yī)院(徐州七院)肝占位性病變MDT門診將于3月10日正式開診!
坐診時間:每周一 08:00-12:00 ;13:30-16:30
您可以通過“徐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線上服務小程序”首頁點擊【預約掛號】提前線上掛號。
診治范圍
原發(fā)性肝癌:肝細胞癌(HCC)、膽管細胞癌(ICC)等。
轉移性肝癌:其他器官惡性腫瘤(如結直腸癌、胃癌、胰腺癌等)轉移至肝臟的腫瘤。
肝良性腫瘤:如肝血管瘤、肝腺瘤等需鑒別診斷或治療的病例。
巨大肝囊腫:評估直徑5cm以上肝囊腫的風險,并進行必要干預。
肝硬化合并肝癌:針對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患者,評估肝功能及治療風險。
疑難病例:診斷不明確或治療困難的肝占位性病變。
術后復發(fā)或難治性肝癌:針對手術后復發(fā)或對常規(guī)治療不敏感的肝癌患者,提供多學科綜合治療方案。
MDT門診流程
初診評估:由肝病內科或肝病外科進行初步評估,完善相關檢查(如肝功能、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等)。
多學科討論:各學科專家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多學科討論,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實施:根據(jù)MDT討論結果,進行手術、介入、放療、藥物治療等。
隨訪與康復:治療后定期隨訪,評估療效,調整治療方案,并提供康復指導。
團隊成員及職責
劉如玉(肝病內科):負責肝功能的評估、內科治療及術后管理。
卜高峰(腫瘤介入科):負責肝癌的介入治療,如TACE(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射頻消融等。
崔濤(放射科):負責影像學診斷(CT、MRI等)及放療方案的制定。
王雪梅(超聲醫(yī)學科):負責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活檢等。
劉紹龍(中醫(yī)科):提供中醫(yī)藥輔助治療,減輕放化療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
孫力(外科):負責肝癌的手術治療評估及實施。
張翠翠(門診):負責本團隊預約患者的資料初審、組織會診,記錄診療意見及患者隨訪。
專家介紹
知識延伸
什么是多學科診療(MDT)?
多學科診療(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一種由多個相關學科的專家共同參與、協(xié)作的診療模式。針對復雜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MDT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專業(yè)意見,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確保患者獲得最優(yōu)化的診療服務。
MDT門診優(yōu)勢
1.多學科協(xié)作:肝病內科、腫瘤介入科、放射科、超聲科、中醫(yī)科、肝病外科等多學科專家共同參與,提供全面的診療意見。
2.個性化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避免單一學科的局限性。
3.提高診療效率:通過多學科討論,減少誤診和漏診,縮短診斷和治療的時間。
4.綜合治療:結合手術、介入、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中醫(yī)藥治療等多種手段,提升治療效果。
5.患者中心: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全程管理,包括診斷、治療、康復和隨訪,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