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傳染頻道:春節前后,北京地壇醫院徐州醫院(徐州七院)肝病一科收治了幾例因停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引起肝損傷的患者,甚至有的患者進展至肝衰竭最終導致死亡,讓人非常痛心。肝病一科主任程輝介紹說,這種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乙肝病毒的持續感染可能會引發肝臟的炎癥、纖維化,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疾病。抗病毒治療是目前慢性乙肝治療的關鍵手段,然而,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停用抗病毒藥物,卻不知這背后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慢性乙肝:隱匿的健康殺手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癥性疾病。乙肝病毒具有嗜肝性,它會潛入肝細胞內,利用肝細胞的物質進行自我復制和繁殖。在病毒感染的初期,很多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僅僅出現一些輕微的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異性表現,很容易被忽視。
隨著病情的進展,肝臟會逐漸出現炎癥損傷。長期的炎癥刺激會導致肝纖維化的發生,肝纖維化就像是肝臟里的“瘢痕組織”不斷增多,如果不加以控制,會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臟結構和功能會受到嚴重破壞,出現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更為可怕的是,慢性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其預后往往較差。
抗病毒治療:控制乙肝的關鍵防線
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治療的核心。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干擾素,另一類是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通過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來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腫瘤作用。核苷(酸)類似物則是通過抑制乙肝病毒的逆轉錄酶活性,直接阻斷病毒的復制過程。
抗病毒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通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大多數患者的乙肝病毒載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肝臟炎癥減輕,肝纖維化進展也會得到延緩。
然而,抗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使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的患者,療程往往較長,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終身服藥。這是因為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而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一旦停藥,病毒可能會重新活躍起來,導致病情復發。
停用抗病毒藥:風險重重的危險抉擇
病毒反彈
停用抗病毒藥物后,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乙肝病毒載量迅速反彈。乙肝病毒就像被暫時“囚禁”的敵人,一旦藥物的抑制作用消失,它會迅速恢復復制能力,病毒數量會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病毒反彈會導致肝臟再次受到病毒的攻擊,引發肝細胞炎癥和損傷,肝功能指標如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等會升高,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
肝炎復發
病毒反彈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肝炎復發。肝炎復發時,肝臟的炎癥程度會加重,肝細胞損傷更為嚴重。如果肝炎反復發作,會加速肝纖維化的進程,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風險。而且,頻繁的肝炎復發還會使肝臟的儲備功能逐漸下降,對后續的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
肝衰竭風險增加
在某些情況下,停用抗病毒藥物后可能會引發嚴重的肝衰竭。尤其是對于那些原本肝功能就較差、乙肝病毒載量較高的患者,突然停藥可能會導致大量肝細胞壞死,肝臟功能急劇惡化,出現肝性腦病、凝血功能障礙等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肝衰竭的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耐藥風險
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過程中,乙肝病毒可能會發生變異,產生耐藥性。如果患者在未達到停藥標準的情況下自行停藥,再次用藥時,病毒可能已經對原來使用的藥物產生了耐藥,從而影響后續的治療效果。耐藥不僅會導致病毒持續復制,病情難以控制,還可能需要更換更高級別的抗病毒藥物,增加治療成本和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哪些因素導致患者停用抗病毒藥?
缺乏疾病認知
很多患者對慢性乙肝的危害和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們認為自己沒有癥狀,肝功能也基本正常,就不需要繼續服藥了。還有些患者不了解乙肝病毒的特性,以為吃一段時間藥就能把病毒徹底清除,從而隨意停藥。
經濟壓力
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服藥,藥物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于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來說,長期承擔藥物費用可能會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患者可能會選擇停藥,以減輕經濟壓力。
藥物不良反應
部分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藥物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乏力、頭痛、惡心、腹瀉等。這些不良反應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患者對藥物產生恐懼心理,從而自行停藥。
依從性差
有些患者缺乏良好的治療依從性,不能按時服藥,或者忘記服藥。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可能會逐漸忽視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最終選擇停藥。
如何避免停用抗病毒藥的風險?
加強健康教育
醫生和護士應該向患者詳細介紹慢性乙肝的疾病知識、抗病毒治療的目的和意義、停藥的風險等內容,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認知水平。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讓患者了解到規范治療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治療依從性。
定期復查
患者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要定期復查,包括乙肝病毒載量、肝功能、乙肝五項、肝臟超聲等檢查項目。通過定期復查,醫生可以及時了解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一般來說,患者在治療初期需要每 3 - 6 個月復查一次,病情穩定后可以適當延長復查間隔時間。
嚴格掌握停藥標準
患者不能自行停藥,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掌握停藥標準。
慢性乙肝停用抗病毒藥物風險很大,患者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治療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嚴格遵守醫囑,定期復查,避免自行停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讓我們共同為戰勝慢性乙肝而努力,守護肝臟健康,擁抱美好的生活。

程 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徐州醫院(徐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肝病一科主任,主任醫師
徐州市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日醫學科技交流協會消化病學分會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
徐州市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各種原因引起肝損傷,肝硬化腹水,肝衰竭,肝癌,上消化道出血
出診時間:
周一、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6:30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