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結核頻道:祖國醫學認為骨結核是由于正氣虛虧,筋骨傷損,氣血失和,蓄結瘀聚化為痰濁,流注骨骼關節而發。徐州市傳染病醫院結核病專家張海晴為大家介紹骨結核的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表現。
(一)實驗室檢查
病人可能有色素正常性或細胞正常性貧血、全血細胞減少癥或血小板減少癥。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血沉可升高或正常。病人可能有抗利尿激素(ADH)異常綜合征。結核菌素實驗一般有診斷作用;但是假陰性率可高達20%~30%。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皮試結果一般都不可信。從組織或膿液中查到結核抗酸桿菌是確診的標志。從受累間盤取骨組織作培養,陽性率可達60%~80%。肺部有病變病人的痰和胃內容物培養陽性率超過50%。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結核病專家張海晴指出,對于肺部有病變的病人,經支氣管活檢的陽性率可達70%~80%。呼吸道分泌物的主要成分會是白細胞或多形核白細胞,而且pH值稍偏酸。分子譜圖可用來判斷感染形式和對藥物的敏感性。
(二)影像學表現
患病關節的X線平片能指導治療。當一個關節受累時,滑膜常常侵犯關節下骨。關節邊緣的侵蝕性病變在X線片上一般總是表現為溶骨性病變,可類似于感染、非感染性關節病或者惡性腫瘤。關節周圍骨量減少時可類似于少年型關節炎。發展到關節融合雖很少見,但會出現。脊柱病變的典型表現前面已經介紹。椎體前緣病變比椎體中心病變常見得多。晚期會導致受累節段塌陷,出現椎體前部楔形變和駝背,這是Pott病的典型表現。
其他影像檢查包括:骨掃描或鎵掃描,可檢查出88%~96%的骨結核病變。這種掃描敏感性很高,但對結核不特異。MRI和CT掃描也可提供病變的具體情況,還能早期發現結核病灶。CT或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可獲得適合的組織或液體進行其他分析。也有人用關節造影檢查肌腱腱鞘,但用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