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阻塞引起循環障礙,動脈阻塞引起組織缺血,靜脈阻塞引起組織郁血。動脈或靜脈完全性阻塞,如果沒有足夠的側支循環,在局部組織中可以引起嚴重后果。病變的血管常發生阻塞,正常的血管也會突然發生阻塞。
(1)正常的血管阻塞:
①管壁外的因素,如局部腫瘤壓迫,疤痕組織的收縮。靜脈的血管壁比較薄,故容易發生這種情況。②血管壁本身的因素,由于外傷引起,一支中等大小的動脈被切斷后,由于血管壁肌肉強烈的收縮,管腔可以完全閉塞。有時血管壁因外傷造成了破口,在血管周圍發生巨大的血腫,也可以壓迫血管壁造成阻塞。③血管腔內的因素,主要是血栓形成或栓塞。栓塞是指循環系統中某些異常的物質隨血流由一處運送到另一處,停在較小血管中引起的血管腔阻塞。這種阻塞血管腔的物質稱為栓子。由血栓脫落形成的栓子,稱血栓性栓子。栓子可以是固體的、液體的或氣體的,其中血栓性栓子最多。其它的有細菌、寄生蟲、腫瘤細胞、脂肪滴、羊水或空氣形成的栓子。
(2)病變血管阻塞:
靜脈壁發炎時常并發血栓,很多動脈壁的病變可使管腔狹小產生不完全性阻塞,如并發血栓形成,就變成完全性阻塞。靜脈阻塞產生郁血。動脈阻塞產生缺血,嚴懲缺血可引起組織壞死,此稱為梗死。壞疽是指壞死組織因接觸到空氣和細菌,發生了不同程度腐敗性變化。因動脈阻塞缺血而產生的壞疽稱干性壞疽,靜脈阻塞郁血而產生的壞疽稱濕性壞疽。
下肢缺血時,肌肉最敏感。開始在行走活動時產生肢體疼痛,出現所謂間歇性跛行。如繼續發展,即使在靜止不動時,足和足趾也產生疼痛,這是神經壞死的表現。皮膚冰冷、麻木,肌肉軟弱無務是壞死的先兆,一旦皮膚溫度明顯降低,出現片狀青紫瘀斑、肌肉僵硬和感覺消失,就是壞死的表現,壞死組織進一步變化就是壞疽。
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
徐龍君,主任醫師,徐州老年病醫院大外科主任,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畢業于徐州醫學院醫療系,從醫三十余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普外科甲狀腺、乳腺、膽囊、胃腸、疝氣等手術。 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10余篇,并獲得新技術獎。
特別擅長:周圍血管疾病的診斷、手術治療。十年來已開展此類手術數千例,為徐州地區此類手術數量、質量之首。
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導醫論壇:http://bbs.qcdy.com/ (網上咨詢,網下導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