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應急副主任梁萬年介紹,當前我國的防控重點包括重點人群、重點地區和重點單位。“對基礎性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人口稠密地區、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學校、醫院等單位,我們要格外關注。”
梁萬年說:“對于重癥病例,我們的措施是要盡早識別可能發展成重癥的病例,加大救治力度,盡量減少不該發生的死亡。我們的目標就是把疫情給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損失降到最輕。”
針對我國各地疫情高峰將陸續出現的形勢,梁萬年指出,防控甲型H1N1流感需要充分利用全國衛生資源,合理調配,互相支持,建立科學的配制調援機制。
據他透露,下一階段衛生部將按照“強化預防措施、突出重點環節、加強重癥救治、減少疫情危害”的策略,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適時完善調整防控措施,防范疫情大面積擴散和聚集性暴發;擴大和完善流感監測網絡,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置暴發疫情;加快疫苗生產,有序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在全國范圍內設立足夠數量的定點救治醫院,加強居家隔離診療人員管理;進一步抓好學校等重點場所的疫情防控,科學合理地實施停課等措施;及時向社會發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進展,避免引起恐慌。
在全社會大力普及流感防治知識是我國防控策略的重要內容。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但不是唯一手段。人們可以通過避免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勤洗手、注意室內通風、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加強身體鍛煉、平衡膳食、增強體質、注意個人衛生等方法,切實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有關專家指出,在人類疾病史上,人類與流感病毒的斗爭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競賽。新的流感病毒往往在某個時期不期而至,拉開病毒致病力與公共衛生應對力相互較量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