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尤為重要,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冬季適量地增加睡眠時間有利于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能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
冬季,等太陽出來半個小時以后再進行晨練是非常科學的。目前的研究資料已表明,冬季清晨地面上的空氣污染最嚴重,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因夜間溫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陽出來,地表溫度升高后,有害氣體才能向空中散去。特別是冬季的清晨常常有霧,霧天不僅給交通造成不便,也能損害人體的健康,自古就有“秋冬毒霧殺人刀”之說。如果冬季的清晨在霧天鍛煉,隨著運動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勢必加深、加快,自然就會更多地吸入霧氣中的有害物質,從而誘發或加重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眼結膜炎等諸多病癥。對于老年人來講,“必待日光”的古訓是應遵守的。
冬季天氣寒冷,室內溫度要適宜,室溫以18~25℃最合適,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對健康不利。室內溫度過高,就會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易引發感冒;室內溫度過低,人長期生活在低溫環境中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應根據室溫的變化適當調整,以人體感覺溫暖而不出汗為度。外出所穿的棉衣以純棉布為宜,要松軟輕便、貼身保暖。
冬季人體特別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頸部、背部和腳。一是注意頸部的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續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實是因為穿開領服裝暴露頸部,寒冷空氣刺激造成的,而改換高領服裝并加用圍巾后癥狀便消失了。二是注意背部的保暖。因為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通過背部侵入而引發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注意背部保暖,宜穿棉背心,睡時也要保暖背部,避免寒邪的侵襲損傷陽氣。三是注意腳的保暖。足為人體之本,是三陰經之始、三陽經之終,與人體十二經脈、臟腑、氣血相聯系。常言道“寒從腳下起”,因腳遠離心臟,供血不足,熱量較少,保溫力差,所以腳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對腳的保暖外,每晚堅持用熱水洗腳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有增強機體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勞、改善睡眠的作用。
冬季還應該注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在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緊閉門窗,使得室內的空氣不能及時地流通而污濁不堪,影響健康。所以,冬季在調節室內溫度的同時,還應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天氣晴朗的時候要及時開窗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