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病人上了救護車,各項檢查指標實時傳回醫院;根據擁堵狀況,系統推薦優化路線,可盡快到達醫院。昨日,全國首批5臺智能救護車在武漢正式上崗。
昨天上午10點半,陳姓男子撥打120稱自己胸痛、心慌,位置在新華路體育場附近。因他有心臟病史,120調度員初步判斷可能是心梗發作,調派了胸痛專科急救站——市急救中心單洞路急救站出車。13分鐘后,救護車接到陳先生,出發去亞心醫院。
根據車載的GIS信息導航系統提示,解放大道車流量大,駕駛員優化選擇走江漢北路,6分鐘后到達醫院。此時,醫生利用車載設備為陳先生測量了心率、血壓、心電圖等體征信息,傳送到急救站內心內科專家,并進行遠程會診。醫院提前作好準備,開通綠色通道,陳先生一到醫院就直接進入心臟介入中心進行導管治療。
這是正式上崗前,智能急救車與單洞路急救站、亞心醫院之間開展的搶救演練。雖然路途短,但地處繁華地段,經常碰到堵車高峰。通過智能優化路線、提早傳輸數據,可為病人節省院前急救時間。對心梗病人來說,發病后2小時是救治的黃金時間,每一分鐘的耽擱,都意味著健康的流逝。除能優化路線、實時傳輸數據外,救護車上的智能系統還可監控車內溫度、車輛的電瓶電壓、氧氣罐余量、剩余油量、故障情況等,讓救護車保持在最優狀態。
武漢市急救中心主任江旺祥介紹,智能急救車全名“物聯網智能急救車”,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將車輛狀態、醫療設備、視頻監控等智能信息數據的采集、管理與交互集成起來。同時,通過網絡將院前各急救站點、院內各大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連接起來,形成無縫對接的“大急救”網絡,為搶救生命爭取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傷殘率和病死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