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近年來,徐礦總醫院外科第一黨支部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根基,把日常醫療工作當作服務人民工程來抓,把精細化常態化的醫療工作當作事業來做,發揚工匠精神,全心全意守護人民群眾健康。
堅持黨建引領 促進支部融合發展
徐礦總醫院外科第一黨支部由重癥醫學科、婦產科、手術室、麻醉科的專家黨員組成,黨支部書記由重癥醫學科主任韓大賀擔任。“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踐行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不斷推動支部黨建和臨床業務工作相互融合和促進”,這是韓大賀提出的支部發展思路。事實上,通過促進黨建和臨床融合,該支部在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面提供了良好助力。
黨支部將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與“四好一滿意”活動相結合,將“以病人為中心,為人民的健康服務,做人民滿意的醫務人員”作為行醫理念,通過在黨員中開展學習大討論等一系列活動,形成了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評優評先制度。除設立黨員先鋒崗外,黨支部還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培養醫護人員臨床、教學、科研水平,提高人才醫學素養,積極推進“傳幫帶”的學習模式。通過把工作在一線的骨干和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的人才培養制度,黨支部不斷加強便民、惠民、愛心服務,旨在為病人提供更好的就醫環境和醫療服務。
在醫療界,有俗語稱“手術治病、麻醉保命”,說的正是麻醉科和手術室醫護人員的重要性。為了手術患者的安全、無痛,徐礦總醫院外科第一黨支部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科室人員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通過提升專業水平、開展技術創新等舉措為患者的生命安全護航。他們秉承“精準麻醉”“舒適化醫療”“加速外科康復”的麻醉管理理念,開展了圍術期多模式鎮痛、分娩鎮痛、經食道心臟超聲監測、床旁血栓彈力圖、術中血液保護及自體輸血、纖支鏡引導困難氣管插管等多項麻醉技術,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開展真情服務 做患者的守護天使
對患者用心檢查、用心感受、用心診治、用心服務,這是身為醫者的使命自覺,更是共產黨員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深入踐行。我們看到,外科第一黨支部的黨員干部懷著飽滿的熱情,在醫療戰線上日夜奮戰,無怨無悔。
走進重癥醫學科,這里氣氛緊張、凝重,由于危重病人居多、病種復雜、病人病情變化快,醫護人員來去匆匆,全力與時間賽跑,與病魔博弈。
身為重癥醫學科主任的韓大賀告訴記者,在這里,醫護人員沒有8小時工作日的概念,因為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們就得立即出現,時刻守護患者的生命。爭分奪秒實施綜合搶救、隨時觀察病人體征、高效處理各種緊急突發事件、幫助患者家屬穩定焦躁情緒……重癥醫學科的醫護人員身上的責任重大,但他們選擇默默奉獻、負重前行。年輕的黨員孫曉璐常說:“對于患者而言,在床上熬過的每一秒都是在與病魔作斗爭,同時也是他們感到最孤獨、恐懼的時刻,我們重癥醫學人必須和患者攜手共度,這是醫者最起碼的擔當,更是使命。”
在婦產科,你同樣能感受到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真摯和用心。為了能夠為院內產婦提供“一站式”服務,婦產科積極響應上級工作部署,迅速啟動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并且反復調試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系統功能及運行,以確保辦理服務順暢進行。通過受理端口,將新生兒出生原本分屬在多個部門的業務實現一次性聯辦,縮減工作日,減少提交材料的種類,真正實現“一件事一次辦”,以實際行動方便群眾。
“特別幸運,沒想到我們孩子剛出生,婦產科就開展了新生兒‘一件事一次辦’服務,需要提供哪些材料,該如何辦理,醫護人員講解得十分詳細,整個流程很快就辦好了,實實在在為我們這些‘新手爸爸’解決了大難題。”一名新手寶爸激動地說。
發揮堡壘作用 為戰“疫”盡一份力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員逆行的身影;哪里有戰斗,哪里就有黨支部堅強的堡壘。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徐礦總醫院外科第一黨支部黨員主動請纓,先后有5批次、18位黨員參與抗疫支援,充分展現了醫者的擔當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020年年初,戴飛飛、劉振、云震、許茹平4名同志率先奔赴疫情防控的前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進入病房的第一天,看著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用著呼吸機、吸著氧氣、輸著液,我們條件反射般開始工作,時間過得飛快。”戴飛飛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全部封閉的重癥監護室里,醫護人員成了患者全部的希望。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為患者測量血氧飽和度、輸入護理病歷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一旦要在感染病區里,身穿笨重的防護服下進行,一切都比想象中更加艱難。”劉振告訴記者,工作4小時后,防護服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防護眼罩里還時不時地往下滴水,工作強度很大。慶幸的是,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他堅持住了。之后的每一個4小時,他都過得忙碌又充實。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徐礦總醫院外科第一黨支部書記韓大賀表示,他將繼續帶領支部全體黨員踐行新擔當、新使命,切實為民鋪就健康之路。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