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資訊:近年來,在集團公司黨委和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院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五滿”理念為引領,統籌疫情防控與醫院發展,依靠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高效的運營,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了堅強保障。
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煤青年五四獎章、省五一勞動獎章、省記功表彰、省五一巾幗獎,省國資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平安示范醫院、江蘇省機冶石化系統“幸福企業”、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江蘇省模范職工之家、徐州市文明標兵單位、徐州市百姓放心醫院、徐州市抗擊新冠疫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相繼落戶徐礦總醫院。
黨建領航
吹響醫院高質量發展集結號
院黨委堅持黨建工作和醫院發展、人才建設、學科建設、為民服務、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深度融合,推動醫院各項指標持續健康增長。2019年以來,在多數大醫院受疫情影響醫療及業務收入下滑的情況下,醫院業務收入增長39.6%,手術量例數增長20.6%,出院人次增長17.6%,門診人次增長7.2%,職工收入實施翻番。
一是紅色引擎,凝聚發展強大合力。
徐礦總醫院通過加強黨委班子建設,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聚人心、賦能量、促發展的領導作用,提高領導和駕馭醫院發展的能力。調整基層黨組織設置,將原來8個黨支部改為6個總支19個黨支部,組織建設基礎不斷優化。堅持黨建與業務同部署、同推進,醫院重點任務推進到哪里,組織工作就精準保障到哪里,真正使黨組織活起來、硬起來、強起來。在等級醫院創建、疫情防控、薪酬調整等重點敏感時段,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員工隊伍和諧穩定,保證了醫療工作平穩運行。
二是黨管人才,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堅持以“五滿”理念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責任,選拔政治過硬、技術全面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擔任中層干部。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實施“5262”人才培養和引進工程。采取“外引內培”舉措,柔性引進100余名國內技術高精、影響力大的專家擔任特聘專家或首席專家。每年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實用型、專業技術人員100名以上。醫院高級職稱、博碩士團隊實現雙提升,高級職稱專業人員達511名,在專業人才隊伍中占比近30%,醫院博士、碩士470名,徐州醫科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副教授50名,徐州市領軍人才1名,徐州市十大醫學創新團隊1個。2人入選江蘇省“雙創博士”,1人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3人獲徐州市“全職引進高層次特聘人才”稱號,3人入選徐州市醫學重點人才培養項目,實現“人才強院”的新貢獻。強化黨員日常管理,近年來發展黨員111人,其中火線入黨1人,目前全院黨員539人,黨員隊伍不斷壯大。
打造廉潔文化,院黨委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不斷加強、完善廉潔制度建設,加大黨風廉政責任追究力度,采取院務公開、行風調查等監督舉措,強化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持續開展醫藥購銷、醫療器材領域專項治理工作,先后開展了“廉潔行醫 遠離回扣”“以案促廉、堅守底線”“三講五心”等專題工作,制訂完善管理制度26項。結合衛生行業特點,以多種形式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廉潔文化教育,不斷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和遵紀守法水平。
三是醫心向黨,凝心聚力戰疫情。
在疫情三年非常時期,醫院黨委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凝聚抗疫合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取得了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的“雙勝利”。醫院共選派200余人次醫院逆行武漢、西藏、上海、常州等外省市支援抗疫,308人次支援傳染病院、睢寧、方艙醫院等徐州市內抗疫工作,7898人次參加全員核酸檢測等市內調度工作,完成核酸采樣超1000萬份,在抗疫一線150余人遞交入黨申請書。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醫院快速協調救治力量,統籌救治資源,全力確保所有來院患者的救治,截止2022年底,門診接診新冠感染病人8841人次,急診8584人次,收治入院6036人次,最高峰住院病人近2100人,救治危重癥病人2300余人次。在抗疫期間先進的組織和個人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各級各類媒體上發表,醫院被評為徐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樹立品牌
全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醫院以“三名”建設為抓手,補短板、強弱項、提技術、促發展,全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一是學科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核心競爭力。
實施“1163”學科建設工程,強化重點專科建設,呼吸內科、骨科和放療科先后創建成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院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達到5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相比六年前增加15個達到31個,學科建設成果碩果累累,優勢學科群已逐步建立。推進亞專科建設,骨科、神經內科通過亞專業建設,取得學科建設和業務量雙提升,近三年出院人數增長25%,業務收入增長60%,成為醫院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標桿。腫瘤醫院各專業在政策扶持、設備支持下,學科交叉整合、相互促進,腫瘤放、化療等技術在淮海經濟區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也迅速攀升。一大批學科轉觀念、求突破、提技術、強學科,學科從弱轉強、由強變優,實現學科建設和業務量快速發展。
通過加強對外合作補短板,專科專病技術取得新突破,先后成立李兆申院士工作站、欽倫秀肝膽腫瘤特級專家工作站、苗毅教授胰腺腫瘤外科診療工作站、沈楊教授婦科腫瘤外科診療工作站、李寶生教授腫瘤精準放射治療工作站、北京天壇醫院徐俊教授認知障礙診療工作站等10個專家工作站,成立中國醫科院阜外醫院徐州心血管病中心、淮海經濟區神經內外科疑難病會診中心、淮海甲狀腺疾病診療中心及內分泌疑難病會診中心、首都醫科大學腦重大疾病防治淮海中心、呼吸重癥專科聯盟、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孕產婦危急重癥救治中心為徐州市四大專病救治中心,生殖中心IVF順利評審通過,獲評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全國胸痛中心示范單位”、 “全國帕金森病標準中心”。
二是管理驅動,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完善基礎設施,3.0T核磁共振、Revolution CT、車載CT、DSA、SPECT、PET-CT、VitalBeam直線加速器、大孔徑模擬定位機、高端彩超等大型先進設備,以及醫院15號醫教綜合樓和新門診樓先后投入使用,推動醫院診療能力和院容院貌的不斷改善和提升。加強基礎管理,強化質量安全建設。推進質量管理工具的應用,開展品管圈大賽活動,開展精益管理,通過日板、周板、月板等三塊看板,推進質量持續改善。加強信息化質控的督導考核,提升科學化管理水平。加強運營管理,積極運用DRG管理工具,醫院經營管理質量、有效收入、手術病人占比、危重癥患者占比持續上升,輔助藥品、輔助醫用材料、平均住院天數顯著下降。CMI指數在全市達到較高水平,醫院治療病例的技術難度處于市內領先地位,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均小于全市治療同類疾病的平均水平。成為省級DRG管理示范創建醫院,接待多家醫院來院進行交流學習。持續抓好成本管控,嚴控藥耗占比和病種成本,全年藥占比24.5%,耗占比24.4%。
三是服務驅動,提升高質量發展品質。
組建內訓師隊伍,編寫崗位服務指南,制定員工手冊,強化服務培訓,實施服務標準同質化。開展床邊結算、床邊心電、床邊彩超服務,把診療服務送到患者床邊,提升了服務質量和患者就醫感受。拓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建立全天候24小時病員服務中心。加快“智慧醫院”建設,“5G+移動醫療”項目入選2022年智慧江蘇重點工程。加大院內環境整治,對道路進行整修,房屋外立面改造,不斷改善院容院貌。醫院連續六屆榮獲“徐州市百姓放心醫院”稱號。
四是科教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創新引擎。
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成為國家第三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江蘇省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安徽理工大學徐州臨床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臨床駐點教學醫院、徐州醫科大學碩士生獨立招生培養基地,獲批國家臨床藥物中心,掛牌成立“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積極打造科研技術創新團隊,每年開展新技術100余項,近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課題16項,市廳級課題75項,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10項,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66項,市級科技進步獎15項,發表SCI、中華級論文160余篇,建立中心實驗室,醫院科研氛圍更加濃厚,科研水平進一步提升。
踔厲奮發
奮力走好“雙一流”建設趕考路
未來,徐礦總醫院將圍繞“建設淮海經濟區一流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全國一流的三級甲等股份制醫院”總目標,立足徐州,服務淮海,力爭實現門診診療人次超100萬,醫療收入過19億元,新增3-5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達到60%以上,建設1-2個淮海經濟區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專科,綜合實力排名市屬醫院前三強;力爭實現醫院門急診病房大樓全面竣工使用,徹底改變醫院建筑形象,全面提升外在形象;力爭實現職工收入全面增長,薪酬待遇位居徐州市屬醫院前列,打造百姓放心、職工滿意、社會認可的“雙一流”現代化強院,以優異成績向集團公司第九次黨代會獻禮。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