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重點專科:干勁足,則基石強;視野闊,則布局精。自1953年創建以來,徐州市中心醫院影像科就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提升突破,2003年被評為徐州市重點學科,成為徐州市及淮海經濟區影像專業教學、實習、進修的中心,同時,也為解決蘇魯豫皖等省市群眾的病痛難題做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該科在臨床研究、臨床診治、人才結構、人才培養、診治設備及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專科建設再上新平臺——據省衛計委最新消息,徐州市中心醫院影像科順利通過評審,被確認為“江蘇省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據介紹,徐州市中心醫院影像科下設普放、CT及磁共振、超聲、介入4個亞學科臨床科室,各具優勢,實力全面。
打造淮海經濟區超聲醫學高地
自上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超聲檢查就被稱之為“外科醫生的眼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雙“眼睛”幾乎可以窺視人體除肺、腸以外所有器官的病變;借助超聲,介入等一大批新技術手術也得以長足發展。可以說,超聲醫學的背后是一個“精準醫療”時代的展開。
醫海無涯,必須與時俱進。為緊跟時代步伐,搶占技術制高點,徐州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始終致力于超聲醫學的學科建設,學習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理念,根據超聲醫學專業發展的特點,打造特色鮮明的亞專業學科群。
據了解,科室下設心臟學組、腹部學組、婦科學組:產科學組、小器官學組、超聲造影及介入學組、肌肉軟組織骨骼神經學組、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學組、產前超聲檢查學組、小兒顱腦超聲檢查學組等10個亞專業學組。每學組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副主任醫師職稱以上的醫生擔任學組組長,使得各專業學組在醫院及科室的統一協調下,相對獨立發展自己的專業,初步形成了各專業學組特色鮮明、齊頭發展的良好局面,為超聲醫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經過多年努力,徐州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已成為徐州市及周邊地區超聲專業發展最快、開展超聲診療技術最多、技術實力突出的學科。目前,超聲醫學科正致力于建設集門診、病房于一體,兼顧超聲檢查及超聲介入診療的一流專業學科,以求進一步提升徐州地區超聲醫學專業水平,更好地為淮海經濟區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基本涵蓋國內外超聲診療項目
超聲專業發展迅猛,掌握先進技術方能立于不敗之地,形成品牌影響。為此,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在堅持原有心血管超聲診斷與治療實力突出的基礎上,提出打造一批技術出眾、特色鮮明的超聲項目。
科主任厲志洪注意到,近年來,微創治療以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成為臨床醫學發展的熱點,他當機立斷,帶領科室在堅持完善各種超聲引導下先天性心臟病、器質性心臟病治療的基礎上,不斷開展各種超聲介入檢查和治療。
201 1年底,安徽的李先生在例行體檢時發現3處癌變,分布于肝臟的左、右兩葉,大的像雞蛋,較小的像蠶豆。當地醫院醫生告訴他,肝癌的治愈率極低,建議他盡快手術。但李先生懼怕開腹,遲遲未作回應。經多方打聽,李先生得知徐州市中心醫院開展的“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腫瘤術”,無需全身麻醉,創傷小、安全性高、恢復怏、并發癥少,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器官功能,就立即決定來徐看病。
2012年初,李先生成功接受手術。在超聲引導下,醫生將直徑僅2mm的“高科技微波消融針”精準穿刺人腫瘤內,利用微波熱能,半個小時后,3個腫瘤病灶完全“消滅”。半年后,李先生來院復查,相關指標一切正常,沒有發現新的癌灶。
一半小時消滅腫瘤病灶,傷口卻僅針眼大小,任誰都要感嘆超聲的神奇,而厲志洪并不滿足于此,他不斷引進新技術,基本將國內外超聲專業開展的診療項目全部涵蓋。超聲引導下甲狀腺腫塊、乳腺腫塊、肝腫瘤、肺腫瘤、腎臟腫瘤等的微波治療、射頻消融:超聲引導下各種穿刺、活檢、抽吸或置管引流、囊腫硬化治療;超聲引導下肝、膽囊、脾、胰腺、腎、肺周邊、淺表淋巴結、淺表組織、血管、心臟等臟器病變的超聲造影檢查……多種項目的開展滿足了更多患者的需要,2015年該院超聲醫學科共完成各種超聲介入診療技術3800多例,在徐州市及周邊地區保持領先。
精準定位為外科手術保駕護航
“只有精益求精的技術,才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才能當好‘外科醫生的眼睛’。”厲志洪說,一名優秀的超聲科大夫,不僅要有細致入微的服務態度,更要在紛亂無章的影像中捕捉到細微的差異,練就一雙觀察敏銳的“火眼金睛”,不斷提升自己的術中超聲診斷技術。
厲志洪介紹,術中超聲診斷技術是現代外科手術所倚重的關鍵技術。術中超聲診斷技術在手術中的精準定位、定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手術模糊定位、半定位模式帶來的局限,降低了手術風險。
厲志洪說:“術中超聲診斷技術可以預判病灶術前與術中的移位,實時監測手術進展,保證手術病灶的完整切除。通過術中的實時監測,可以有效避免對正常組織的切除,避免病灶周圍組織的損傷,極大地保證了患者病變組織的功能。”
厲志洪說,超聲精準定位的實現對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一件極具意義的好事,切實發揮了為外科手術保駕護航的作用。
同時,對醫院而言,術中超聲可以廣泛應用于外科臨床各個專業,具有明顯社會效益的基礎。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自20世紀90年代開展先天性心臟病及強制性心臟病的術中超聲以來,近年來又開展了顱腦病變、甲狀腺病變、乳腺病變、肝臟等實質性臟器的術中超聲,科室配備有腹腔鏡超聲探頭,可以引導腔鏡下的各類手術。
超聲檢查胎兒發育把好優生關
在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的就診者中,孕婦人群占有較大比例,她們的檢查項目多圍繞胎兒的發育情況而展開。
“想要知道胎兒在母體發育是否良好、有沒有結構畸形等主要依靠超聲檢查。”厲志洪說,胎兒畸形產前超聲檢查是通過對胎兒發育階段進行系統的超聲檢查,較全面地描述胎兒在某一特定時期的解剖結構,對胎兒及其附屬物胎盤、臍帶和羊水進行定性診斷和定量分析,是近年來超聲專業發展的熱點,也是社會及家庭關注的焦點。
據介紹,現在國外大中城市已經把早孕期篩查作為胎兒必查項目,近年來,國內大城市也已開展此項技術。
據悉,市中心醫院是華東地區首家全面開展早孕期篩查的醫院,自2011年至今,篩查孕婦近2000例,近20例最終被確診。2003年,超聲醫學科開展了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聲檢查,并在徐州市及周邊地區率先開展了胎兒產前超聲的系統檢查。2015年進行了大約12600例孕婦產前超聲檢查,以及1000多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聲檢查,為檢查發現的胎兒畸形提供了下一步的就診方向。
走出去引進來,搭建人才梯隊
科室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儲備和接續。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在提升新技術的同時,不忘夯實人才基礎,搭建人才梯隊。一多年來,該科保證每天都有1名超聲醫生在外進修學習,堅持選拔有事業心的醫生到國內相關專業發展出眾的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并強調要學有所成,吸收消化后在科室全面開展,使得每年都有大量新技術應用于臨床,科室整體業務水平穩步提升。“走出去”的同時堅持“引進來”,近年來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引進人才,現有超聲診斷醫師33人,研究生14名,在讀研究生4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8名,是目前徐州市及周邊地區高職稱技術人員最多的科室。
科室同時注重科研建設。近年來先后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專業論文40多篇,先后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徐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淮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淮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徐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徐州市科技進步四等獎2項、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1項、徐州市新技術引進二等獎2項、徐州市新技術引進三等獎2項,國家級技術專利2項,編寫專業學術專著4部。
推動徐州地區超聲專業發展
優秀的背后是承擔。作為徐州地區超聲檢查領域的領軍者,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對本地區超聲專業水平的提高與學術發展有著不容推卸的責任。
科主任厲志洪擔任著徐州市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這些名頭時刻提醒著他打破一家壁壘,著眼徐州全局。他牽頭協調、積極搭建超聲專業的學術平臺,率先在邳州、睢寧、沛縣、豐縣、新沂成立了超聲專業學組,并成立了徐州市超聲專業委員會介入學組、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學組、胎兒產前超聲檢查學組。
在厲志洪的主導下,市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每年承辦全市超聲專業學術年會,并定期舉辦面向基層的超聲專業學習班,圍繞不同專業方向舉辦超聲沙龍。多年來,科室每天的進修醫生都保持在30名以上,最多時科室進修醫生人數達到50人以上。科室每周有針對進修醫生的業務學習和科室業務學習,為徐州市及周邊地區培養了大批技術人員,成為徐州市及周邊地區超聲醫生進修、實習的中心。2016年,該科籌劃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和省級超聲專業年會,將進一步提升徐州地區超聲專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