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什么!23歲女孩身患巨大腫瘤竟要劈斷胸骨!”“太可怕了吧!”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此話還要從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說起……
患上“胸腺崎胎瘤” 20出頭漂亮姑娘要劈胸手術
上月末,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收到了一位20出頭的小姑娘求助。女孩名叫小麗(化名),半年前因咳嗽不止前往醫院檢查,誰料竟在其胸部前縱隔處發現了一個巨大腫瘤,為確診病情,小麗與家人輾轉了市內多家醫院,結果確診為“胸腺崎胎瘤”,被建議開胸手術。
抱著希望,小麗與家人又幾番走訪了北京、上海大醫院,但結果饒是如此,專家們毫不猶豫的話語如同一盆又一盆地冷水澆在他們身上,澆滅了他們所有希望。
劈胸!斷胸骨!從頸部胸骨上窩正中劈開至劍突或沿乳腺上沿M形切口橫斷胸骨,無論是哪一種開放手術都會造成二三十厘米的丑陋疤痕,這對一個剛剛結婚的年輕女孩來說無比殘忍。
多重預案險中求勝 胸腔鏡微創下取出巨大腫瘤
徐州市腫瘤醫院業務副院長兼胸外科主任侯予龍博士介紹,前縱隔是位于胸骨體與心包前壁之間的窄隙,這個位置是腫瘤的重災區,而小麗的腫瘤也正是于此。從頭部和上肢的靜脈匯合后流入心臟。由于腫瘤的壓迫,血流聚集堵塞在胸骨后的腫瘤上方,導致整個血管完全變形,靜脈血管十分粗大。另外,其靜脈壁也特別薄,一旦出血將難以控制。
“開放手術,斷胸骨,血管在視野直視下,能夠阻斷,萬一出血也可以進行縫合,對她而言最安全,但手術創傷,瘢痕非常大。考慮到女孩的實際情況,開放手術對她的生活質量,精神狀態及婚姻生活都會造成極大影響,經胸外科多次商議,最終決定冒險嘗試用胸腔鏡手術的方式,從腋下微創取出小麗的巨大腫瘤。”侯主任說道。
侯主任表示,小麗的瘤體巨大,已經將血管整個包裹了起來,左側無名靜脈暴露非常困難,腔鏡手術難度非常高,只能去慢慢嘗試,慢慢將瘤體分離取出。同時為確保其手術安全,胸外科團隊也做出了兩手準備,準備隨時中轉開放手術,并做出了大出血預備方案。
以往很快的胸腔鏡手術,此次竟耗時四個小時。其中,飽含地是醫護人員細密的汗水與不住的共同努力,一點點地細致修補小血管損傷,一點點腫瘤剝離,最終,手術成功。
不忘初心 為病人,他們義無反顧
“在視野局限的腔鏡下,手術操作角度稍微偏移一點,都可能造成血管破裂,一旦破掉,將很難止住血,死亡率非常高。如果發生意外,將會對醫生職業生涯造成很大影響,我們是在拿前途賭。但為了病人,我們承擔這么大風險,義無反顧。”侯主任說道“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細、再細!術前準備細一點,手術做得細一點,觀察的也細一點,盡全力。”
據了解,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憑借他們過硬的醫療技術,成功無數疑難病例,為病人,他們始終保持初心,不斷勵志前行,治病救人,他們一直在路上。
本期專家:侯予龍,徐州市腫瘤醫院業務副院長兼胸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后,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培養對象。
從醫20年,能夠獨立開展普胸及胸外科多種疾病的手術治療。擅長食管癌(精通食管癌各種手術方式,有一千多臺食管癌手術經驗)、賁門癌、肺癌等胸部惡性腫瘤的手術切除及術后綜合治療,以及縱膈腫瘤、漏斗胸、重癥胸外傷、手汗癥等疾病的診治,熟練開展單操作孔胸腔鏡肺癌根治手術、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以及縱隔腫瘤、氣胸等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個人年均手術量300余臺,熟悉各種醫療設備的應用,尤其是對危重病患者的搶救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主持完成省級科研課題2項,曾獲淮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項、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市級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一項,市級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三等獎各一項,發表SCI論文三篇,中華系列論文5篇,國家級論文20余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