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國際腎臟病學會(ISN)及國際腎臟基金聯合會(IFKF)將每年3月份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病日”,旨在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病及其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認識,讓大眾意識到早期檢測及預防腎臟疾病的重要性。
今年世界腎臟病日的主題為“遠離肥胖,遠離腎臟病”。肥胖是一種疾病,由肥胖引起的相關性疾病不可小覷,提倡健康飲食、合理運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肥胖很有必要。 對此,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王玲,以實際案例為基礎,闡述肥胖對腎臟的影響。
200斤小伙患上肥胖性腎病
去年冬天,臨沂一位小伙子因身體浮腫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尿蛋白異常,該科室主任王玲懷疑其患上腎炎。為了進一步區分是原發性腎炎還是繼發性腎炎,讓其做了腎穿刺,檢查結果發現,患者血肌酐有輕度增高,腎小球濾過功能也不在正常范圍,這說明患者的腎功能有受損,再加上患者體重指數大約30kg/m2,屬于肥胖,因此,這位小伙子被確診為“肥胖相關性腎病”。
王玲主任表示,蛋白尿不僅僅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表現,還是進展到終末期腎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要引起高度重視。為此,她為這位小伙開出了這樣一張藥方:配合治療和積極減肥。經過半年的治療,該患者成功減重50斤,再加上患者醫從性好,嚴格配合醫生治療,患者的腎臟功能恢復正常。
與此同時,王玲主任提醒,減肥需要合理調配飲食,并搭配適量運動,不建議單純節食或者靠減肥藥物來減重。
肥胖引發的并發癥易損壞腎臟
王玲主任表示,肥胖本身并不能引發腎病,而是肥胖引發的并發癥,如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血癥等并發癥,易導致腎小球肥大、腎小球濾過功能增高,進而引發腎病,可以說,肥胖是腎病的一種誘因,是一種高危因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肥胖導致腎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了。
據悉,肥胖相關性腎病起病相對隱匿。54.4%的患者臨床無明顯癥狀,多在體檢時發現尿檢異常而就診。臨床突出表現為蛋白尿,多以輕、中度蛋白尿為主,而大量蛋白尿(>3.5g/24h)僅占 10.0%。患者尿蛋白量與肥胖程度相關。在體重指數≥35kg/m2患者中,大量蛋白尿的發生率可達30.8%。肥胖相關性腎病患者臨床上雖有大量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癥并不明顯,表現出典型腎病綜合征(水腫、低蛋白血癥)的患者僅占2.22%。
王玲提醒,肥胖性腎病不可小覷,一旦轉為腎衰竭,只能通過透析以及換腎來延長生命。十多年前,她曾接診過一名肥胖性腎病患者,由于該患者醫從性不好,再加上愛吸煙、喝酒,又不配合積極減肥。5、6年后,發展為尿毒癥,只能接受透析。不久后,接受了腎移植手術。目前,小伙體重已經恢復正常范圍,腎功能也非常良好。
30歲以后注意每年做腎功能檢查
那么,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腎呢?對此,王玲表示,要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吸煙少喝酒,合理喝水,并且飲食適度。其次,管住嘴、邁開腿,減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控制體重,適當鍛煉。另外,到了30歲以后就要注意每年做腎功能、尿常規等醫學方面的體檢,要及時的發現腎臟方面的疾病并及時治療可減少腎臟的損傷。
與此同時,王玲主任表示,日常有需要用藥都應該盡量選擇對腎臟損害小的藥物,盡量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記亂服藥,應該說不管是什么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如果可以不服藥的話,那么就盡量不要服藥了。同時,注意腰部保暖,中醫認為風邪入體對身體的危害是最大的,而腎臟的部位就剛好在腰部。此外,避免腎臟受損和腎臟功能,比如說男人的前列腺增生,女性的盆腔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尿路感染的,而尿路感染也是引起腎臟損害的一個最大的原因之一。一般認為如果經常憋尿或者不注意私處的清潔的話,更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也更容易造成肝臟方面的損傷。
市第一人民醫院將進行義診
為此,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將于3月9日(星期四)“世界腎臟病日”之際舉行大型義診活動,義診期間將提供100名患者免費檢測項目,包括尿常規、ACR(尿微量蛋白與肌酐的比值)及血尿酸。
據悉,檢測ACR(尿微量蛋白與肌酐的比值)意義非常重大,通過它可以及早發現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臟損傷,尤其是對于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癥等高危人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預防腎臟病有著積極的作用。
另外,活動期間,市第一人民醫院還特邀北京大學長江學者、北醫三院腎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國際著名腎臟病專家汪濤教授等參與義診活動,旨在提供慢性腎病患者的相關疾病咨詢,同時就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講座。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