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專家: 安新江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兒科系,任江蘇省小兒心血管專業委員、徐州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成員。主要從事小兒危重癥急救和小兒心血管系統的診治工作,對兒科各系統危急重癥及小兒先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疾病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技術水平。曾在省級以上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
小兒先心病的主要發病特征
據安新江主任介紹,由于各種原因,大人和小兒如果患有同一種疾病,其治療要方法、治療理念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兒童心血管疾病,多為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喘氣病等。但由于小兒表現生性好動又無法向成人一樣可以正確的表達,身體不舒服也不會表述,所以病情發展較為隱蔽,癥狀并不明顯,常常被家長忽視病情。
對于小兒的病情診斷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才能得到最理想的結果。特別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最小的孩子在3~4個月就可以進行先心的手術的治療,雖然孩子太小手術的耐受性會很差,但太晚就會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所以要早期發現、綜合治療。
兒童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肌,使心肌細胞變性、壞死和間質性炎癥。其中腸道病毒是最常見的,尤其是柯薩奇病毒最多見,其次為腺病毒、埃可病毒。安新江主任介紹:40%~80%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都有呼吸道感染或腹瀉的前驅病毒感染史。臨床常取決于病變的范圍和嚴重程度,輕型表現為乏力、多汗、心悸、氣短、胸悶、頭暈、面色蒼白。重型起病較急,可表現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近年來此病發病逐漸增多,各個年齡均可發病,但以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多見,病情好發于夏秋季。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表現為類似感冒的癥狀,孩子一般表達不出來,家長的不重視,發現的晚,一旦發現就是較多的爆發性心肌炎,加重病情的發展,重者很快就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加強鍛煉,提高兒童自身體質
安新江主任提醒:在同樣的環境下,病毒的侵害與孩子自身的體質和免疫力有關,也與感染病毒株的毒力有關。如果病毒株的毒力強,孩子抵抗力差而不能有效的清除病毒,或營養狀況較差、學習勞累、緊張等,就很容易并發病毒性心肌炎。
專家建議:平時孩子應適當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并合理補充營養。如果小兒在活動時表現為精神萎靡、面色蒼白、乏力、多汗,年長兒還會自訴胸悶、心悸、頭暈、氣短、胸痛、心前區不適或疼痛等。如果患兒出現上訴癥狀,特別是在熱退后這些癥狀仍持續存在,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一步檢查。小兒的先心病得到全國醫療專家的重視,在去年舉辦的全國學習班,上課進行交流,加強合作,共同提高醫療水平。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