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李曉紅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江蘇省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專家組成員,江蘇省重大婦幼衛生項目專家技術指導組成員,徐州市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委員,擅長女性生殖保健。
工作20多年,一直從事婦女病檢查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來與市總工會合作,開辦了“女職工健康保健學校”,積極致力于婦科疾病及女性健康、保健知識的普及與教育,研究探索健康素養對健康知識、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旨在提高廣大婦女應對健康問題的能力。
據資料顯示:宮頸癌是當今婦女第二位常見癌癥。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我國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約有13.15萬人,約占世界宮頸癌新發病例總數的28.8%,每年約有3萬名婦女死于宮頸癌。宮頸癌患者趨向年輕化,已嚴重威脅到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為何宮頸癌會盯上年輕婦女?如何預防?是否可以治療?記者帶著諸多問題采訪了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任李曉紅。
李主任介紹:科學家已經明確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是引起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性接觸為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徑。此外子宮頸癌相關危險因素還包括:
性行為異常:性生活年齡越早,性伴侶越多,發生子宮頸癌的危險性越高,這一點已得到許多資料證實。
初潮過早與多孕多產:女性經期生殖系統的抵御能力明顯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發期,妊娠期、產褥期婦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對較差,多產造成的產道損傷等,都將成為宮頸疾病的易患因素。
衛生習慣不良:外陰清潔習慣不良,如不洗外陰,不用干凈的衛生巾,不潔性生活與子官頸癌的發生相關。營養、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缺乏可能與子宮頸癌發病也有關。
“通常早期宮頸癌或癌前病變沒有癥狀,這也就是為什么要經常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或子宮頸癌篩查的原因。最普通的癥狀是不規律陰道出血。包括陰道在以下情況出血:非經期的陰道流血、性交過程中出血或疼痛及絕經期后任何時間出血。其他癥狀包括:陰道排出難聞的分泌物、盆骨疼痛、背痛,當癌癥累及泌尿系統時可出現小便出血或疼痛;全身疲倦和體重下降。”李主任說。
李主任提醒:即使出現上述任何癥狀,也不一定代表已患上子宮頸癌,也許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但您應該立即到醫院檢查,因為如果是子宮頸癌,及時發現意味著您有更大的機會得到治愈。
子宮頸癌有一系列的癌前病變(子宮頸上皮內瘤變I級、Ⅱ級、Ⅲ級),從一般的子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子宮頸癌大約需要1O年時間。李主任說,從這個角度看,子宮頸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種可預防、可治愈的疾病。
防治的關鍵在于:提高防范意識,注意經期和性生活衛生,避免過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亂;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查,有條件者每年或每3年進行一次篩查,即使每10年或者一生僅篩查一次也可大大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對于已經發現的宮頸病變及生殖系統感染類病癥,一定要提高警惕,積極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
李主任介紹,子宮頸癌早期治療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晚期治療5年生存率為20%—50%。目前有關HPV疫苗臨床實驗的研究結果非常鼓舞人心。最新研究證明,已接種疫苗婦女不但可以100%預防與HPV一16/18型(最常見的HPV感染類型)相關的癌前病變及浸潤癌。而且可以預防持續和暫時的HPV—16/18型感染,保護率分別為100%和91%。
HPV疫苗不僅可以預防疾病的發展,還可以阻止病毒在婦女生殖道的繁殖,阻止傳染給新的性伴侶。有關專家預測,在不遠的將來,子宮頸癌將是人類通過免疫接種和早診早治來全面預防和根除的第一個惡性腫瘤。
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