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徐州市兒童醫院外科是徐州市醫學重點學科,也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開放床位最多的兒外專科,承擔著本市及淮海經濟區小兒外科的預防、診斷、治療及急救任務,其中新生兒外科的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處于全省領先水平。日前,記者采訪了該科主任張宏偉,對兒童醫院小兒外科的整體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
市兒童醫院外科現有72張病床,設有六個小兒外科專業,即:小兒普外科、小兒泌尿外科、小兒心胸外科、小兒矯形外科、新生兒外科及小兒燒傷外科;有21位專業小兒外科醫師,其中正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7名,是集臨床、科研、教學、預防等為一體的小兒外科有生力量,在全國、全省都享有較高的聲譽。
據張主任介紹,小兒外科不同于成人外科,不是成人外科的縮影,有其獨特的專業特點。小兒外科是以手術矯正從剛出生的新生兒到學齡兒童的各個系統先天性畸形、外傷、腫瘤、感染等一門專科,在治療中除了手術治療外,對麻醉、監護、營養、呼吸支持、輸液、免疫、抗感染、護理甚至給氧等,都有非常嚴格和精細的要求,所以要求小兒外科必須是一支訓練有素、基礎扎實、技術全面、一絲不茍的高素質專業隊伍。
開展各類小兒外科手術,造福廣大患兒
在診療技術方面,小兒外科各專業有了飛快的發展。目前能獨立多項技術:
先天性膽道閉鎖空腸———肝門吻合術,先天性肛門直腸閉鎖的腹骶會陰手術、先天性食管閉鎖胸膜外吻合術,各種結腸、小腸閉鎖吻合術,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空腸Roux-y代膽道加抗返流辦術、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全結腸型巨結腸根治術、肝葉切除術、小兒肝右三葉切除術、自體脾移植術、臀大肌移位治療肛門失禁、股薄肌移植肛門外括肌約肌重建術、胃大部切除術、腎盂整形術,各種尿道上裂、下裂矯形術、膀胱輸尿管抗返流術、新生兒顱內血腫清除術、小兒腦瘤切除術、開放性顱腦外傷清創術、脊膜膨出修補術、小兒燙傷清創、植皮、整形術,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室間隔缺損、房心隔缺損、法樂氏四聯、房室共同通道、二尖瓣狹窄整形、肺動脈瓣狹窄糾正等)、漏斗胸矯正術,開展各種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矯正術、腦癱高選擇神經后根切斷術,肢體延長術等。
2002年,率先在全市開展了多種小兒腹腔鏡微創手術,包括腹腔幽門環肌切開術,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闌尾切除術,小兒腹股溝斜疝等,填補了市小兒外科微創手術的空白。
專科建設成效突出,受到省內外同行的好評
市兒童醫院外科在國家級、省級雜志上公開發表論著120余篇,其中中華級12篇;獲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兩次,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七次;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兩次,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兩次,市科技進步獎四等獎一次,市科技進步獎鼓勵獎一次。
近些年來,該科開展了40多項新技術、新業務,多次填補了省內、市內小兒外科專業的空白。外科現有中華醫學會省小兒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一名,市小兒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一名,徐州市心胸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一名,市首批優秀專家稱號一人,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一名。
隨著專科建設步伐的加快,市兒童醫院外科已建立起一支實力較強的小兒外科專業隊伍,并受到國內同行的關注。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小兒外科專家、中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張金哲教授曾四次到市兒童醫院外科親臨指導,對該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中華醫學會全國小兒外科學會主任委員、著名的小兒矯形外科專家潘少川教授、享受國務津貼的同濟醫科大學王果教授、全國著名新生兒外科專家葉蓁蓁教授等,都曾來到該院指導,對外科所開展的手術及治療給予高度的評價;省小兒外科原主任委員谷興琳教授,省小兒外科主任委員張錫慶教授,對徐州兒童醫院外科的發展及醫療水平給予極高的贊揚。
鏈接: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擁有多種先進的診療技術,且在兒科、產科、新生兒科、ICU、MRI、內窺鏡、電鏡、腹腔鏡、免疫組化、免疫熒光、酶學、PCR等多學科支持下,在室溫、濕度、體溫、呼吸、營養、監護及麻醉、微創以及圍手術期的管理等現代醫學的發展推動下,已將各種先天性畸形從挽救生命進一步提高到生存質量和生理功能復原的高度,這些都標志著我市兒童醫院已具備了大型兒童綜合醫院的規模,標志著我們正在向國內、國際專業水平邁進。
專家簡介: 張宏偉,主任醫師,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小兒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小兒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衛生廳高評委專家庫成員,江蘇省醫學會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徐州市醫學會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徐州市醫學會理事,徐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徐州市青少年營養學會理事,徐州市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委員會專家,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連續三屆徐州市優秀專家,享受市政府津貼,是江蘇省小兒外科及徐州市小兒外科主要學科帶頭人。
擅長:各種小兒先天性畸形,腫瘤、外傷、急腹癥、感染等小兒外科疾病的治療。
學術成就:曾獲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兩次,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七次,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兩次,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兩次,徐州市科技進步獎四等獎一次,市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兩次。設計的科研課題多次獲徐州市科研立項。在中華級、部、省級雜志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中華級論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