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兒童醫院泌尿外科門診因包莖問題而就診的小兒越來越多。但由于家長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以及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小兒包莖仍感到很困惑。
據徐州市兒童醫院小兒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馮東川介紹,包莖指包皮口狹小,使包皮不能翻轉顯露陰莖頭。其病因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包莖可見于每一個正常的男性新生兒。小兒出生時包皮與陰莖頭(龜頭)之間粘連,3~4歲時,由于陰莖及龜頭的生長,大部分兒童的包皮可自行向上退縮,外翻包皮可顯露龜頭。但有一部分兒童包皮口非常細小,甚至到青春期包皮都不能退縮,妨礙龜頭甚至整個陰莖發育。
馮東川醫師說,包莖對患兒的影響很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有包莖的小兒,由于分泌物積留于包皮下,經常刺激粘膜,可造成陰莖頭包皮炎,常表現為包皮紅腫、疼痛、有膿性分泌物等,并且由于長期排尿困難可以引起脫肛等并發癥;由于尿液積留于包皮與龜頭之間,加上分泌物及脫落的表皮,形成過多的包皮垢,經常刺激包皮內板及龜頭,可造成包皮炎及尿道口炎,嚴重者可引起包皮和龜頭潰瘍或形成結石;由于包皮垢積留于皮下,可誘發陰莖頭包皮炎,急性發炎時,小兒疼痛不安,由于陰莖痛癢,排尿困難,往往養成用手擠壓陰莖的習慣,因此至青春期可能造成手淫。
談到包莖的治療,馮醫師說,對于嬰幼兒期的先天性包莖,家長可以在家進行清洗護理。先將包皮反復上翻,以擴大包皮口,此過程手法應輕柔,且每次應適可而止,以免引起患兒疼痛。當陰莖頭露出后再清潔包皮垢,然后將包皮復原。如包皮口很緊,不能上翻或后天性包莖,均應行包皮環切術。手術應在5~6歲時進行,因為此時可以看出包皮是不是可以自行退縮。一般不主張太早做手術,因為孩子太小時不知道配合。
閱讀下一篇
顯微鏡下巧治療巨大腦膜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