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報道:流行病調查顯示: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尤以女性為甚。國內的資料顯示18歲以上的女性尿失禁的發生率為46.5%,60歲以上的女性尿失禁的發病率更高達52%。
徐州市中心醫院(徐州四院)泌尿外科韓從輝博士介紹,按照國際尿控協會定義:尿失禁就是不自主的尿液自行排出現象。女性常見的尿失禁有三種情況: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壓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也叫張力性尿失禁,是婦女中最常見的尿失禁類型。
病因主要是盆底肌肉受損
韓從輝博士說,引起女性尿失禁主要是盆底肌肉受損傷,發病的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個原因是生育原因、特別是難產或者是生的胎次比較多的女性,發病率肯定會增加。第二個原因是絕經、伴隨著衰老,這個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第三個原因是做盆腔手術的女性,像子宮切除、卵巢的腫瘤切除,手術后有的病人會出現壓力性尿失禁。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泌尿系統感染、神經系統疾病和心理性或精神性因素。
許多女性羞于就醫
尿失禁雖不能致命,但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在門診中醫生經常發現,通常尿失禁的病人不會去就醫,而是自己扛著。大人“尿褲子”?!說出來往往會被一些人嘲笑;因此有的女性患了此病,不僅羞于啟齒,甚至不去求醫問藥,成了生活當中的難言之隱。還有人誤以為這是一種老年化的正常反應,所以使得很多能被治愈或控制的病情拖延。其實,尿失禁既可預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愈,尤其是進行早期治療。
吊帶手術治療女性尿失禁
不同類型的尿失禁治療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鑒別出是哪一種類型的尿失禁,這往往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結合尿失禁表現和相關檢查才能確定。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一般包括行為療法、藥物療法、輔助器械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采取簡單的運動治療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盆底肌肉鍛煉,患者每日定時有意識地舒縮盆底肌肉,俗稱提肛鍛煉,以增強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盆底肌肉鍛煉對于輕度患者可減輕癥狀,對于重度患者可提高手術療效。
對于尿失禁的重癥患者,韓從輝博士建議采取手術治療的辦法。
韓從輝博士介紹,過去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是采用開放的手術方式,要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在腹部作一個較大的切口,手術時間長,創傷大,術后需要的恢復時間比較長,并發癥較多,療效也不十分理想。
“吊帶手術”是目前全球最新、也是療效最肯定的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手術方法。經過全球范圍內超過25萬例病人的臨床應用,總有效率可以達到85%到100%。和傳統手術相比,吊帶手術操作時間短,平均手術時間為30分鐘左右。因為手術是微創的,損傷小,術后腹部切口無須縫合,不會遺留明顯的手術瘢痕。手術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病人恢復快,平均住院日只需2天到3天,部分病人手術可在門診完成。
韓從輝博士提醒大家,尿失禁并不是無法根治的問題,呼吁廣大的女性朋友們,如果有排尿方面的問題,就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泌尿外科或婦產科治療,就不會發生一天到晚羞答答、尿味纏身的苦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