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專家訪談:臨床上慢性疼痛很常見,如偏頭痛,腰背痛等,多數患者采取忍耐的態度,認為“疼痛只是一種癥狀而已,不是什么大病,忍忍就過去了”,有的疼痛可持續數十年,長期不愈,患者痛苦不堪,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今年的10月15日至21日是第四個“中國鎮痛周”,記者采訪了徐醫附院疼痛門診的專家申文,專家強調指出,要正確認識慢性疼痛也是一種疾病,在發生疼痛時要及時找疼痛科醫生診治,不能盲目忍受,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申文醫生介紹說,今年7月16日,衛生部已下發通知,二級以上的醫院要開設“疼痛科”,疼痛患者不必到醫院各個科室去碰運氣,大大方便了患者就診。現代疼痛的研究結果認為:疼痛本身就是一類疾病。急、慢性疼痛導致神經系統在分子、細胞、心理及社會多水平發生調節失常。對于各種類型的疼痛要早期完善控制,以免轉化為長期、慢性痛,導致機體功能失調,生活質量降低。現代疼痛治療的目的是從生理、心理、行為、社會適應性等多水平對功能異常的人體神經系統進行調整、扶助、康復訓練等。
“疼痛”是一組復雜的病理、生理改變的表現,有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均需要治療,疼痛門診診治各種急、慢性疼痛性疾病、麻痹性疾病、控制癌性疼痛及某些非疼痛性疾病,主要包括:
1.顱腦疼痛:頭痛; 2.頜面痛: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等;3.項枕部疼痛:枕后神經痛、乳突痛、頸筋膜綜合征等;4.頸前區痛:甲狀軟骨炎、喉上神經痛等;5.上肢痛:胸出口綜合癥、肩周炎、岡上肌炎、上肢血管性疾病、上肢骨關節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腕管綜合征、腱鞘囊腫等;6.胸痛:肋神經炎、肋軟骨炎;7.腹部:胃痛、腎絞痛;8.盆腔痛:慢性盆腔炎;9.脊柱病痛:頸椎病、脊柱損傷性疼痛、脊柱骨性關節性病變、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腰椎間盤突出癥等;10.下肢痛:下肢神經痛、下肢脈管炎、骨性關節炎、痛風、跟痛癥、跟腱炎、趾管綜合征等;11.控制癌痛;12.各種術后損傷造成的疼痛;13.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14.非疼痛性疾病:面肌痙攣、麻痹、眩暈、耳鳴、過敏性鼻炎、頑固性呃逆、末梢血管疾患、不安腿綜合征、不定陳述綜合征、痙攣性斜頸等。
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神經阻滯及毀損療法、超激光治療儀、小針刀、埋線療法等,大多數疼痛治療的效果都較好,有效率在90%以上,能極大程度的緩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申文提醒,疼痛患者就診時要注意:
1、遇到疼痛去正規大醫院的麻醉科或疼痛科、神經科、骨科、康復科、腫瘤科等門診就診,一般的急、慢性疼痛都能夠得到及時、滿意的控制;
2、至少連續看3次門診后作出評價,因為再高明的醫生也不可能一次門診解決問題或發揮明顯治療效果;
3、帶上完整的病歷和檢查資料;
4、告訴醫生真實的病情,配合醫生的每一項檢查和治療;
5、及時反饋服藥后的反應,不明白的問題隨時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