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徐州黨建網 深入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為當前每個黨組織和黨員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通過個人自學、集中學習、瞻仰淮海戰役戰士紀念館、參觀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領導班子成員認真開展了“答三問、強五心”大討論,大家都給合實際工作,坦誠相見,暢所欲言,各自談了自己的對“三問”和“五心”的理解和認識,只有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才能凝心聚力,將教育實踐活動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一是要深刻認識“三問”的具體內涵。“為了誰”實質上是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否正確,解決好政績觀的問題。作為醫院,為了孩子,是全院共同努力的基本要求,作為院長,全體干部職工是我永遠無法推卸的責任。“依靠誰”實質上是指工作中的思想路線是否正確,要解決好工作是不是走群眾路線的問題。長期以來,按照患兒需求,制定醫院的發展目標,依據職工發展的自我需要,出臺醫院的管理措施。“我是誰”實際上是指自己所擺的位置是不是正確。作為一名技術型干部,首先,我是名醫生;其次我是醫生的代言人;再者,我是受政府委托的管理者。不忘本、不擺譜、不驕躁、不浮夸,是警示和鞭策自己的座右銘。
二是要在具體工作中踐行“五心”。
對黨的事業的忠誠之心:對黨忠誠,就是要真心實意地去遵守黨章的章程,對黨要忠誠老實,決不做有損黨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時刻不忘宗旨,永遠忠誠事業,堅決服從組織。牢固樹立為民行醫,堅定醫院公益性,堅決按照中央要求,把衛生事業的發展作為群眾謀利護航相結合,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醫院管理者的必備信念。
對群眾的敬畏之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以公權謀私利,不以公位欺善民,是為官者的箴言。智慧在民間,汲汲不盡。能者在民間,善待才能發展。融入群眾中,權利才能被監督,心存敬畏,才能敏行禁言,才能真正的代表黨和政府履職履能。
對組織的感恩之心:人立于世,要懂得感恩,要學會感恩。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更應懂得感恩組織,這不僅體現個性修為,更體現黨性修養。滴水涌源,組織的培養是每一個黨員干部發展成長的根本,失去了組織的關心和支持能力只能是無根之木、無水之萍,只能是亮麗奇葩一朵,怎系幽合深沈。感恩組織,就要做到不離不棄、不疑不辱、牢記使命、永不言叛。
對自己的平民之心: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公器黨授,權利歸民。身為黨員干部,立足醫院工作,與醫院全體干部職工,共命運共呼吸,艱苦奮斗,是事業發展的根本前提。
對同志的寬厚之心: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宰相肚里能撐船”。我們做人也要有這樣博大的胸懷和曠達的氣度。選人用才,要舉賢不避幼。待人接物,要溫和如親。對待病人,要學會身同體受。多方位、多角度審視和評價與通知的關系。把謊言看成一種智慧,把委屈看成一種勇氣,才能真正地做到博愛無私,團結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