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童醫院/小兒心胸外科:別小看寶寶發燒和呼吸急促的癥狀,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病作怪。一名出生7天的女寶寶,因發燒、呼吸急促住院治療,在身體理學檢查和心臟超音波檢查等一連串檢查后,確診為膜邊型心室中隔缺損,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還好經適當治療才穩定病情,免于惡化。
傾聽心跳的聲音 雜音透露心臟健康
專家表示,正常心臟有左右兩個心室,中間有心室中膈做為分隔。心室中膈缺損便是指在心室中膈上有了破洞,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類型,在所有的先天性心臟病里約占了20%至25%。心室中膈缺損依據缺損位置而有不同的分類,其中最常見的是第二型,或稱膜邊型(perimembranous type),而東方人特別多的是第一型(高位型)。
心雜音是臨床判斷心臟病的方式之一,但確診前需多方思量。小朋友在做身體檢查時偶爾會發現有心雜音,這是血流通過心臟構造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并不全然是異常,有時候心臟構造正常的小朋友在生病發燒或激烈運動后,也可能產生良性的功能性心雜音。不過,部分心雜音卻導因于心臟構造異常,例如心室中隔缺損,需進一步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做更完整的診斷,而心導管檢查并非例行檢查,目前多半作為手術前的評估。
心室中隔缺損 小洞追蹤、大洞需手術治療
心室中隔缺損大小會影響癥狀出現的時機,小的缺損可能終其一生不會有癥狀,只有在聽診時可能會被聽到心雜音。較大的缺損則可能在嬰兒時期造成喂食困難、呼吸喘、盜汗、體重成長過慢、容易疲勞,嚴重時會因并發心臟衰竭及肺高壓,進而出現發紺、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心室中隔缺損一定要手術修補?事實上,小的缺損通常不需要治療,僅需定期追蹤,確定沒有其他并發癥,例如右心室出口阻塞或主動脈瓣膜脫垂(aortic cups prolapsed),有些幸運的病患在追蹤時其缺損會完全自行愈合。
若是較大的缺損引發心衰竭癥狀,通常會先給予藥物控制癥狀,部分的缺損在追蹤時會自行變小,但有一部分則會因持續心衰竭,而必須及早接受手術治療。
徐州兒科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