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童醫院/兒保中心:食物過敏是嬰兒常見疾病,發病率可達3%-5%,其中以牛奶蛋白過敏為主,全國每年約有80萬新生兒受此困擾。然而由于食物過敏發病機制復雜,臨床表現多樣,很容易被家長和醫生忽視,每年能夠確診并接受規范化治療的患兒僅10萬左右。牛奶蛋白過敏患兒若沒有及時干預,可能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與營養狀況,導致生長發育落后,更嚴重者則可能引起終身過敏反應。因此早期發現嬰兒牛奶蛋白過敏并及時進行規范化治療對寶寶至關重要。
癥狀:粘液血便幾率高,濕疹、喘息要重視
為什么大量嬰兒牛奶蛋白過敏不能夠及時得到相應的治療呢?這主要是由于一些患兒出現癥狀表現較輕容易被忽視,且很容易與其他常見疾病發生混淆。嬰兒食物過敏癥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大方面:
1.消化系統:嬰兒出現腹瀉、粘液血便就提示可能是過敏癥狀,卻常被誤當作腸道感染來進行治療;嬰兒嘔吐、食管反流,也可能是過敏癥狀;部分患兒也可能會出現便秘的癥狀;
2.皮膚:患兒過敏的皮膚過敏主要表現在濕疹、皮炎,有些孩子經常皮膚瘙癢,家長也要想到可能是過敏造成;
3.呼吸系統:嬰幼兒哮喘還不常見,過敏引起的呼吸系統反應主要還是喘息、流涕;
4.眼睛:過敏還會導致嬰幼兒結膜炎的發生。
除了如上癥狀,部分患兒還會發生嚴重的過敏癥狀,出現休克、水腫等,出現此類癥狀必須及時就醫。家人當中有過敏史的嬰兒也可能成為患病的高危人群,需要家長格外重視。
診療:診斷兩條金標準 治療要找對醫生
對于食物過敏的診斷,最可靠的就是食物回避和開放性激發試驗,被稱作食物過敏診斷的金標準。在這當中,不建議自行給孩子做開放性激發試驗,進行一定要在有搶救措施的醫院當中進行,否則可能出現危險。
當孩子出現疑似牛奶蛋白過敏的癥狀,需要停止原來食用的配方粉或者其他乳制品,同時在診斷期間采用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進行喂養,并根據兒科醫生判斷寶寶過敏癥狀的嚴重程度,喂養時間為1-2周或2-4周不等。對于經醫生確診的牛奶蛋白過敏的患兒,可根據兒科醫生判斷寶寶過敏癥狀的嚴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喂養方案。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規定:特殊嬰兒奶粉應由醫生開具處方,并直接銷售給醫院等機構,而不是通過零售渠道銷售。因此,特殊醫學配方奶粉在臨床上作為處方使用,不應在賣場及網上銷售,需由醫生開具處方后,才可購買。且只有專業的兒科醫生才可對于患兒使用特配奶粉的選擇做出正確的判斷,帶患兒看病一定要找對醫生。在治療期間,家長不能自行給孩子換奶粉。
營養:是有效治療措施 要警惕相關誤區
食物過敏主要發生在0-1歲的嬰幼兒當中,而0-1歲又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當食物過敏當中孩子出現消化系統癥狀、造成吸收和消化能力的損傷,此時特殊配方奶粉作為孩子單一飲食攝入,選擇更好吸收與消化的配方粉則對于孩子的生長發育來說更為重要。
此外,乳糖也是0-1歲寶寶生長發育期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它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以及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防止便秘。乳糖是嬰兒早期重要的益生元,對于腸道免疫成熟和調節有重要的作用;乳糖還參與嬰兒大腦發育進程。因此早期吃到含乳糖的特殊配方粉對患兒的生長發育也十分關鍵。
對于牛奶蛋白過敏的患兒選擇替代食物的問題當中,也有不少家長存在著誤區。有些媽媽會選擇羊奶或豆奶喂養,這也都是不可取的。世界過敏組織(WAO)指出,羊奶和牛奶當中的蛋白相似性可高達90%以上,并與牛奶存在交叉抗原,也就是說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吃羊奶同樣可能出現過敏,且羊奶當中的營養素含量也不及牛奶,如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寶寶食用可能會造成大性細胞貧血。豆奶同樣會與牛奶存在交叉抗原,且雌激素較高,不適宜寶寶食用,蛋白質營養也不夠。
每個孩子出現的過敏癥狀及應對方式都是不同的,建議家長咨詢專業的兒保醫生后進行選擇,不要自行決定或上網找非專業人士尋求經驗。
推薦專家:徐州市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 朱萍
徐州兒科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