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兒科頻道:情緒是指個體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生的強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應。對于在思維、人際關系、語言溝通、智力等等方面發展嚴重不足的自閉癥兒童來說,這些都可能導致他們產生哭叫、跳鬧、自我傷害、攻擊他人等情緒行為。這些行為不僅嚴重影響到對兒童的教育訓練和兒童習得日常生活技能,而且可能危及兒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徐州兒童醫院神經科專家劉曉鳴說,正確認識和處理自閉癥兒童的情緒問題是一切教育訓練活動的基礎。
一、自閉癥兒童情緒行為的原因分析。
第一,引人注意。
語言遲滯、溝通障礙是自閉癥兒童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他們缺乏與人溝通能力,往往形成人格瑕疵,內心充滿自卑感;無法與人溝通,內心世界無法向人表白,于是就會產生許多問題行為,其中最嚴重、最明顯的就是情緒行為。他們企圖借助于情緒行為來引起他人的注意、抒解其內心壓力或達到某種目的。
第二,固執行為受到限制或改變。
自閉癥兒童適應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活動大多無新意。80%以上的兒童拒絕環境改變,其行為多固執、刻板。 每當指導者(老師、家長)試圖阻止或改變其固執、刻板行為時,立即會引起兒童強烈的情緒反應。
第三,逃避要求。
劉曉鳴主任說,自閉癥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如果在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中整天都讓他隨心所欲,不加任何約束,可以肯定地說,他們極少出現情緒問題。但是,任何人在任何環境中都應該有一定約束和規范。自閉癥兒童的情緒問題大多是在指導者對兒童有一定教育訓練要求、生活及社會行為規范時發生,而且表現極其強烈。如:亂吼亂叫、哭鬧、跑跳甚至自我傷害、攻擊他人等,他們企圖借此逃避要求。
第四,身體疾病。
據有關資料顯示,有的自閉癥兒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腦部機能障礙(如:腦波異常等),而且有相當部分在少年期和成年期會發生癲癇癥。腦波異常可能會使他們莫名其妙地打頭、哭鬧等。除癲癇外,也可能因為其它病變(如:牙痛、感冒頭疼、肚痛等等)無法表達而導致情緒行為的發生。
第五,指導方法不當。
教育訓練中指導者沒能切實根據兒童的實際能力制定訓練計劃、沒能找到適合兒童接受的教育訓練方法、沒能在社會適應活動根據兒童的實際狀況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也能引起兒童的情緒問題。
第六,自閉癥病癥所致。
有的研究者認為,自閉癥兒童大腦中樞神經(包括前庭系統和周邊神經)的感覺刺激調整功能受損,也就是腦干無法將各種感覺感受器接收并傳達來的所有感覺刺激完成初步的調整作用,乃至大腦皮質無法加以統整、判斷認知而做適度的行為反應,進而使兒童在新事物、新環境面前無所適從而產生情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