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童醫院/小兒內分泌科:據調查顯示,因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兒有自卑心理,不愿與人交流,導致內心承受的壓力無法宣泄、意愿無法表達,最后產生自閉,進而發展為抑郁。
學齡期患兒,由于矮小,怕遭同學譏笑而恥于與人交往,產生壓抑退縮而變得孤立、離群,同學之間關系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會影響學習。在集體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存在自我封閉現象。
此外,身材的高矮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升學、擇業、參軍等大事,更讓人頭痛的是妨礙配偶的選擇。
為何自卑、為何孤立、又為何交流受阻礙,這些似乎都是“矮小”惹的禍。
對此,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薛穎主任表示,目前,兒童矮小癥已成為繼肥胖、性早熟之后又一個危害兒童健康的大敵,4歲至青春期發育前兒童每年增高不到5厘米要警惕,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關注孩子的身高,就是關注孩子的未來。
A 關鍵詞:真實病例
家長不信診斷,信老話“23還竄一竄”
來自安徽的小君,今年16歲,身高1.48米,跟同齡的男孩相比,他沉默寡言,有些自卑,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一直跟隨鄉下的爺爺生活。爺爺說,小君2歲就比同齡的孩子矮,因為智力正常,食欲差,以為是不能吃飯造成的。3年前,他食量增加,個子還是長得慢,不知道哪兒出了毛病,于是把他帶到徐州市兒童醫院,找到內分泌科的薛穎主任,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矮小癥。
那時,小君的身高比同齡人要矮很多,薛主任告知,小君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矮小癥,他的爺爺卻不愿相信這一診斷,始終堅信農村的一句老話“23還竄一竄”。所以,帶著孩子回家了。然而3年過去了,小君的身高幾乎沒長,這讓爺爺徹底犯了愁,也相信了醫生之前的判斷,于是再次來到兒童醫院求診。
“如果家長能重視、了解病情,3年前就及時給孩子治病,孩子不可能是現在這樣的身高。”薛穎主任說,現在再為孩子注射生長激素,效果已經不大了。身高成了孩子一輩子的遺憾,家長追悔莫及。
15歲男生身高1米5主動來治療
新沂人小輝在南京附中就讀,身高只有1米5,他對身高的事挺在意的,拉著媽媽主動去醫院做了骨齡測試。經過測試,骨骺尚未閉合,醫生告知長高還有很大希望。看到孩子這么在意身高的問題,媽媽經過多方打聽找到了薛穎主任。經過詳細的數據分析,薛穎主任表示,“針對于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只要骨骺不閉合,哪怕是 20歲的小伙子,只要經過專科治療,注射適量的生長激素,長到1米7左右,達到正常身高不成問題。”
B 關鍵詞:認知
何為兒童矮小癥?如何判斷是否矮小?
薛穎主任介紹說,人們熟知的侏儒就屬于矮小癥。一般來說,如果在相似環境下,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診斷為矮小癥了。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生長速度,有些孩子身高正常,但生長速度跟不上也是有問題的。”薛穎主任說,“3歲以下的兒童,每年增高不到7厘米,4歲至青春期發育前兒童每年增高不到5厘米,青春期兒童每年增高不到6厘米。就需要警惕矮小癥了!最好帶他們到正規醫院專科檢查。”
家長最好每年都給孩子做個身高記錄,細心的家長可以每年或每半年測量孩子的身高,測量的數據形成一個生長曲線,對于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是很有價值的,通過測量對比后進一步明確孩子身材是否矮小。及時正規治療,身高有可能接近甚至達到正常身高。
C 關鍵詞:分析
孩子身高異常及時測骨齡
據薛穎主任介紹,引起矮小的病因很多,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小、小于胎齡兒、家族性矮小、體質性青春期延遲、甲狀腺功能低下、染色體病如女孩特納綜合征,以及一些骨代謝性疾病等。矮小癥的診斷需要有專業醫師詳細詢問出生史、家族史及規范體格檢查和實驗室完善檢查等方可診斷。“醫生要針對不同的病因給予不同的治療,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的患兒需用生長激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低的患兒在應用甲狀腺素治療后身高會有一段追趕性生長等。”
“還可以給孩子測骨齡,骨齡反應骨骼的成熟度,對矮小癥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價值。”薛主任解釋,正常的孩子,骨齡和實際年齡是同步的。但若是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矮小癥的患兒,骨齡發育多明顯落后于實際年齡。
薛主任建議,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比同齡兒童身高高很多、矮很多或是一段時期內長得特別快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進行骨齡測試。正常情況下,建議兒童在學齡前到青春期間,每半年到1年測一次骨齡,及時發現問題,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D 關鍵詞:誤區
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專科就診,避免走進這些誤區
當孩子身材矮小,不見長個時,家長是否在六神無主之中病急亂投醫,走了許多冤枉路?又是否因為不重視、不了解病情而耽誤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間,從而后悔遺憾一生?薛穎主任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她說,很多家長不知道矮小也是一種病,沒有及時發現,錯過了孩子身高增長的機會,造成終生的遺憾。提醒家長切勿走進以下誤區:
1、盲目聽信廣告宣傳的增高產品:無論治療機理、代價如何、都要去試一試(廣告中的大多數產品都有導致骨骺提前閉合的不良作用)。結果,當效果不佳時方找專科醫生診治,此時可能已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2、盲目就診:聽信非正規醫院的增高門診的宣傳,結果造成誤診或錯誤用藥,誤診了孩子的生長,甚至出現不良后果,此時即浪費了時間又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后悔已晚。
3、等待: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有早長晚長,23歲還竄一竄,孩子個矮不要急,當發現孩子真的不長個時,再到醫院就診為時已晚,孩子可能骨骺已閉合,失去長高時機。
E 關鍵詞:建議
要想孩子“節節高”,家長要做哪些功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悉心呵護,針對“長個子、節節高”這個方面,如今的家長愈發重視了。究竟做哪些努力最有幫助,聽聽薛穎主任給家長們提出哪些寶貴意見與建議:
1、充足、均衡的營養素供給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督促孩子每天良好的飲食,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特別要適當補充動物蛋白,以求最佳的蛋白質生物利用率。蛋白質缺乏會直接影響身高增長,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鋅、鐵和B族維生素在動物性食物中較豐富。缺乏這些營養素也容易造成孩子身材矮小。而鈣、磷元素及維生素D作為骨骼的重要物質基礎,對身高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果能保證學齡期孩子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吃1—2個雞蛋;適量的各種肉類,谷類及水果蔬菜,將有利于兒童的生長。
2、堅持適當的體格鍛煉,注意勞逸結合;心情愉快是身高增長的催化劑。體格鍛煉能促進孩子骨骼、肌肉、關節、韌帶的發育和功能健全。督促孩子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20—40分鐘為宜,運動類型以有氧運動為主,如:跳繩等縱向向上的運動。
3、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愉快的環境、心情。督促孩子每天早睡、早起、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使體內生長激素和其他生長發育有關的激素處于最佳的分泌和發揮功能的狀態。
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矮身材的孩子常會因為自己的個子的缺點感到自卑,我們建議家長嘗試著做到以下3點:
1、注意對孩子的態度,避免談及矮小的一些話題,因為他們更需要您的支持和關愛;
2、讓孩子保存樂觀、向上的心態;
3、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及合理的膳食搭配,讓他們健康、活潑地成長。
下個月就放寒假了,面對“矮個子”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行動起來,根據專家的建議共同努力。如果您對孩子的身高不滿意,或是發現矮小癥的信號,薛主任建議您帶孩子到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測一次骨齡,看看骨骺是否閉合,及時發現問題,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推薦
薛 穎,徐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薛穎主任醫師,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小兒內分泌學組委員,1989年畢業于揚州大學醫學院,1997—1998年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進修學習,系統學習并掌握了國內小兒內分泌專業疾病最先進的診療方法和技術,回院后組建了徐州市兒童醫院小兒內分泌專業組,開徐淮地區小兒內分泌疾病診療之先河。2011年申請徐州市科技技術項目課題《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青春期生長激素缺乏癥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薛穎主任醫師臨床經驗豐富,業務精湛且富有愛心,尤其對兒童矮小癥、肥胖、性早熟、甲狀腺功能減低、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代謝性疾病所致智力低下、肌無力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年診治內分泌患兒近千人次,獲良好效果,深受廣大患兒家長的信賴。
特別鏈接
徐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專家門診將于2015年2月10日(星期二上午)免費為身高低于-2SD(-2SD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兒童正常值減去兩個標準差)的前50名孩子測骨齡。
徐州兒科熱線:0516-85707122
孩子身高異常應及時測骨齡,及早治療莫等著“竄一竄”
摘要:
據調查顯示,因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兒有自卑心理,不愿與人交流,導致內心承受的壓力無法宣泄、意愿無法表達,最后產生自閉,進而發展為抑郁……徐州兒科熱線:0516-85707122
延伸閱讀
圖片熱點
編輯推薦
-
徐州兒童醫院舉辦糖尿病夏令營活動:正確認識糖尿病 家長少走彎路
08-23小兒內分泌 434 -
專家薛穎:兒童性早熟多是“吃出來的” 誘因黑名單看究竟
06-20小兒內分泌 151 -
兒童糖尿病以I型糖尿病居多 需按時測血糖、注射胰島素
04-28小兒內分泌 173 -
1型糖尿病兒童飲食要嚴控 不可太咸、多吃谷物、少食水果
02-18小兒內分泌 141 -
內分泌科薛穎:學齡前到青春期應每半年到一年測1次骨齡
09-09小兒內分泌 187 -
防治碘缺乏科學補碘,準媽媽最好兩周吃一次海帶、海菜
05-15小兒內分泌 74 -
碘缺乏與人體健康有何關聯?青少年與孕婦需警惕缺碘問題
05-15小兒內分泌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