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被認為是最兇險的一種白血病,病人骨髓里積累大量的不成熟的早幼粒細胞,且具有嚴重的出血癥狀。該病的病因已經研究得比較清楚,主要是兩條染色體易位,即染色體臂斷裂后互相交換,在結合點就出現一個新的融合基因PML-RARα,它編碼一個融合蛋白,最終導致細胞癌變。
最被人稱道的研究成果是利用全反式維甲酸、三氧化二砷(砒霜)協同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APL)。按照這種方法治療,可以使病人的5年無病生存率超過90%。APL有望成為第一種可以被治愈的成人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
一般的血細胞在分裂一定的代數后就會分化成熟,變成具有各種特定結構和功能的細胞。但癌變以后的細胞失去了分化能力,會不停地“瘋長”下去。全反式維甲酸正是通過修飾和代謝癌蛋白PML-RARα,使癌細胞重新分化,“改邪歸正”,停止“瘋長”;三氧化二砷則可以引起這種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細胞發生部分分化并最終進入程序化死亡(凋亡)。
癥狀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癥狀頭暈,乏力,惡心,持續高燒,咳嗽,牙齦出血,牙齦腫痛,牙齦萎縮,眼底出血,心悸,脾大,便血,貧血癥狀。
那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保健方法是怎樣的呢?
臨床資料證明,惡性腫瘤患者中約有70~90%的人體內有不同程度的維生素缺乏。國外醫學研究證明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與水果,能阻止癌細胞生成擴散。攝人大量維生素C,還能增強機體的局部基質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控制和治療癌癥的目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紅柿、小白萊、韭萊、薺萊、山楂、柑桔、鮮棗、獼猴桃、沙棘及檸檬等。
維生素A可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調動機體抗癌的積極性、抵抗致病物侵人機體。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胡蘿卜、南瓜、苜蓿、柿子椒以及菠萊等。
維生素可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的,水溶性的維生素有VitC和B族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有A、D、E、K,水溶性的維生素人體容易吸收也容易從體液里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會造成維生素缺乏癥。脂溶性的維生素,容易儲存在脂肪組織和肝臟,從膽汁緩慢排出體外,所以過量會導致中毒。人體維生素要合理搭配補充,不能多也不能少,適量補充。維生素的缺乏也會使酸性的形成,人體要從植物中去補充所需維生素。
治療兒童白血病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化療不可以治愈白血病
專家介紹,90%以上的兒童白血病為急性白血病,其中70%至85%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種白血病對普通化療藥物十分敏感,因此,采用多種藥物進行聯合化療是治療這種兒童白血病的最好方法。
經過正規治療,90%以上的患兒可以獲得完全的緩解。再經過2年至3年的鞏固治療,80%的患兒可以獲得根治,既不影響生活和工作,也不會留下任何后遺癥,多數家庭的經濟能力也是可以承受的,因此千萬不要隨意放棄治療。
誤區二:白血病最好做骨髓移植
專家強調,在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中,化療是主要手段。事實上,專家主張,只有那些少數高危型的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反復發作或不能緩解的患兒,才有必要進行骨髓移植。
目前骨髓移植的風險已大大降低,對于有合適供體的患兒來說,成功率可達90%以上。針對獨生子女的供體來源問題,我國正采取擴充造血干細胞庫,開展臍帶血移植的方式解決。
誤區三:治療白血病只是延長生命
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遠比成人的好,近十幾年來,由于化療方案的不斷改進及新藥的出現,小兒急淋化療的早期完全緩解率在95%以上。
專家表示,對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目的是要治愈,而不只是延長生命,在治愈的基礎上還要保證病兒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