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起病急,傳播快,波及面廣,持續時間長,對國際貿易、旅游的正常交往有重要影響,被國際上定為檢疫性疾病,我國將其定為法定甲類傳染病,實行強制管理。
新形勢下霍亂流行的特點
霍亂受感染的多,發病的少;輕癥的多,重癥的少;嚴重脫水的典型病人僅占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霍亂病人和無癥狀帶菌者是本病的傳染源。
霍亂是經口感染的腸道傳染病,可經水、食物、生活接觸和蒼蠅等傳播。經水傳播常呈現暴發,病人多沿被污染的水體分布。夏秋季節飲用生水,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瓜果、蔬菜、水產品,都可增加經水感染的機會。水產品甲魚、牛蛙、蟹、蝦、魚、貝類等為重要的染菌食物,人生食、半生食、鹽腌生食這些食物時受染者較多,熟食冷吃者也易受染。因婚喪酒宴或各種聚餐而引起食物型霍亂暴發的事件也時有發生。5~10月份為霍亂發病季節,流行高峰多在7、8、9月。炎熱季節、雨季、洪澇災害和潮濕悶熱的環境有利于霍亂弧菌生長繁殖及傳播。
感染霍亂有哪些表現
從感染霍亂弧菌到出現癥狀(潛伏期)的時間,可短至數小時,長至五六天,多數為一兩天。為此,霍亂的國際檢疫期定為5天。
本病多數腹瀉在先,嘔吐在后;輕癥病例僅有次數不多的腹瀉,無嘔吐。腹瀉排泄物多呈黃色水樣或米泔樣,水瀉次數從十幾次到不可計數。糞便可有腥味,無糞臭。與痢疾不同,霍亂病人多無腹痛、里急后重。其特點是:無痛性腹瀉,無惡心先兆的噴射性嘔吐,一般不發熱。
霍亂患者易發生脫水,表現為:眼窩深陷、口渴、聲音嘶啞、煩躁不安、皮膚濕冷、皺縮,進而血壓下降、少尿、無尿等。嚴重吐瀉可導致周圍循環衰竭、電解質平衡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患者可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腎功能衰竭而有生命危險。如能及時正確治療,病死率可降至1%以下。
防治霍亂有對策
霍亂的治療原則為預防脫水、治療脫水、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輕型脫水病人以口服補液為主,中、重型脫水病人需立即進行輸液搶救。在補液的同時,使用抗菌藥物氟哌酸、環丙沙星等,能減少腹瀉量和縮短排菌期。
發生疫情后,應迅速組織力量核實診斷,判定疫情的嚴重程度,以便及時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續發、蔓延,并盡快撲滅疫情。病人、疑似病人和帶菌者要就地隔離治療,在城市應盡快送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做好疫點消毒工作,登記和管理密切接觸者,對他們應做糞便培養并預防服藥。
經常性預防措施包括:
對醫院腸道門診腹瀉病例進行監測;
做好食品外環境的霍亂監測工作;
做好流動人口的管理與監測工作;
管理好飲水、飲食、糞便,消滅室內蒼蠅;
加強市場食品、飲水的衛生監督,保證本地區食品和水源安全。
每周健康熱文關注榜>> 口腔牙齒健康 頸椎病專題 呼吸系統疾病
· 吃得太咸,頭發變黃
· 常放風箏能益壽(圖)
· 夏季濕熱常熏艾
· 六月:慎防腸道傳染疾病
· 端午系香囊驅疫保健康
· 一周抽15根香煙最善忘
· 英:孕婦職業影響孩子性別
· 三大誤區使您視力衰退
· 午睡成為老人的"奪命殺手"
· 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點擊下圖進入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