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發布報告稱,研究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正在發生變異,禽流感病毒對人類健康的危險性正在與日俱增。自1996年以來,全球報告人的禽流感已有164例。WHO新近統計,2003年至今,僅泰國、越南和柬埔寨3個國家被診斷為禽流感而死亡者已達52人,其中泰國36人、越南12人、柬埔寨4人。人禽流感病死率高達70%,遠遠超過SARS。
禽流感與人流感在病原上屬同一種病毒——流感病毒,因此禽流感可能是一種人獸共患病。
流感病毒的特點是非常容易變異。引起人禽流感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亞型。目前已知有H5N1、H7N7、H7N3及H9N2幾個亞型。但這些亞型之間毒力并不相同,有人認為H9N2對人毒力最大,近年在亞洲暴發的H5N1禽流感之所以毒力大,是因為H5N1內部基因有部分來自H9N2。H9N2有三個基因體系(G1、G9及Y439),只有G1及G9才感染人。另外,雖然同是H5N1亞型,1997年流行毒株與2003年流行毒株其抗原性已有很大變異,1997年鴨子感染H5N1后一般沒有癥狀,而2003年鴨子感染H5N1后卻有明顯癥狀。又如2003年H5N1病毒感染機體后會產生過量促炎性細胞因子,而2001年的H5N1則無此特性。病毒這一新特性的獲得,使其對人及鴨等毒力增大。1997年,人感染H5N1的病死率為33%,而2004年已增加到70%。
禽流感、豬流感與人流感三者關系密切。豬可成為禽、人兩種流感病毒基因重配的“混合器”。
甲型流感病毒的特點之一是其儲存宿主的廣泛性。各種野生、家養禽類,各種哺乳動物及人類均可感染。
野生禽:野鴨、鵜鶘、海鷗、燕鷗、天鵝、灰蒼鷺、火烈鳥、白鷺、黑頭鷗、老鷹、野鴿、樹雀、三趾鶩、海鳩以及各種候鳥。
家禽:雞、鴨、鵝、火雞、珍珠雞、石雞、鵪鶉、鴕鳥及雉雞等。
哺乳動物:人、豬、馬、貓、老虎、雪貂、小鼠等。其中貓和豬感染禽流感具有特殊意義。因為貓是寵物,與人接觸密切,可作為重要傳播者。
在人類禽流感的傳播鏈中,禽、豬、人三者關系密切:
一般野禽感染禽流感病毒后,通過空氣塵埃可傳播給家禽。豬的氣管細胞表面受體對流感病毒很敏感(包括禽流感病毒或人流感病毒),所以有學者認為豬可同時感染H9N2等禽流感病毒及H3N2等人流感病毒。這樣,豬就成了禽、人兩種流感病毒基因重配的“混合器”。一旦重配成功,這種重配后的病毒就可造成人間新流感的流行。
禽流感病毒具有易變性及基因重配的能力,所以有引起人間禽流感流行的潛在危險。
去年,泰國衛生部調查了一個家庭禽流感病人的傳播情況。首發病人在吃了禽流感病雞后3~4天發病住院。其母從外地來院照顧她,并無禽接觸史。女兒16~18小時后死于肺炎,后其母出現發熱。病人的姑母沒采取防護措施也照顧病人,在其母發熱后5天,姑母也發熱,7天后也患了肺炎。后從其母尸體鼻咽部取組織,另用喉刷以RT-PCR方法檢查其姑母,H5N1均為陽性。病毒8個基因片斷序列與近期泰國分離到的H5N1一致。這3個病人之間無其他傳播鏈。因此認為其母親及姑母都是由首發病人直接傳播的。這就證明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美國CDC報告,柬埔寨也有人傳人的例子。但今年2月,美國一傳染病雜志報告,河內調查了一所醫院,該院有5個H5N1禽流感病人住院,而該院80多醫護人員血清抗體均為陰性,所以又否定禽流感可人傳人。
H5N1、H7N7、H9N2都屬于甲型流感病毒,都具有易變性及基因重配的能力。如果它們長期在人群中傳播,一些人既感染了禽流感又同時感染了人流感,或豬既感染了禽流感又同時感染了人流感,它們就會產生基因重配,形成新的毒株。這種病毒有可能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毒力,病死率可達70%,又具有人間傳播的能力。因此,絕不可因為禽流感僅是一種雞病而掉以輕心。
對候鳥或野生水禽也要注意監測,并進行血清學檢查。
由于禽流感主要儲存宿主可能為候鳥或其他野生禽,特別是野水禽,所以除了監測家禽場外,還要注意監測濕地保護區的候鳥和野生水禽。不僅用肉眼觀察癥狀,還應進行血清學檢查,因為有不少野禽感染禽流感后可無癥狀。
雞場與豬場要遠距離分開。對豬場的豬也要進行血清學檢測。禽場、豬場要減少飼養密度,搞好衛生。
有關機構應經常進行病原學監測,隨時注意病毒是否有重配重組跡象,以分析是否潛伏有人間大流行的危險,因為它的病死率遠高于SARS。
每周健康熱文關注榜>> 口腔牙齒健康 頸椎病專題 呼吸系統疾病
· 吃得太咸,頭發變黃
· 常放風箏能益壽(圖)
· 夏季濕熱常熏艾
· 六月:慎防腸道傳染疾病
· 端午系香囊驅疫保健康
· 一周抽15根香煙最善忘
· 英:孕婦職業影響孩子性別
· 三大誤區使您視力衰退
· 午睡成為老人的"奪命殺手"
· 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點擊下圖進入精彩圖片>>